今天终于把所有驾校的课程和考试都结束了,三大通行证都拿全了,虽说早已在二十一世纪呆了七八年了。总结一下过去的历程,顺便也给其他人一个借鉴。报的是远航驾校的班,在海淀车管所考的试。
八月中报的名,开始有个法培,90分算及格。发两本书和一个小册子,把上面的试题都背熟了就行。网上资料很多,口诀很有用,试题库可以练练手。考试是机考,一个小时时间。北京这边我考试的时候考题是有四个选项的——而书上的题目通通只有三个选项——所以最后一个肯定是不用选的。
然后开始约车,集体班是四个人一辆车,周末两天学车,三周桩三周路再加一周集中,每个阶段完了之后考试,因为十一要回家,就安排十一后上车,结果十一月初才开始。第一次上车才刚摸方向盘教练就直接指挥着走道了,着实出了身冷汗。教学完全是以考试为标杆,贴库移库倒库什么的,两上两下的口诀背的烂熟。每天就是翻来覆去的练这些动作。集体班没有计时班灵活,好处就是时间短,四个人可以分上下午来,不用每次五点多就要起来。
桩考在车管所用电子眼,等候的时候百十号人在大厅里看教育片“车轮碾碎的童年”,大概是教育未来的驾驶员们注意行车安全,果然很有效力,我们这组大家好像就在比着谁的车开着更慢似的。别的组都叫到12号了,这边8号还没考完。桩考有两次机会,其他考试只有一次。
考完桩考,就是上路。在驾校后面有座山,上面弯弯曲曲的建了不少障碍。最主要的是侧方停车、直角弯、定点停车和坡起。最后考试考的就要是这三样。还有掉头、曲线路、限速门、百米加减档什么的都是练练,单边桥、过井盖什么的根本就是看看但没教。
考的时候恰逢驾校迎接检查,考的特别严格,同去的四个折了俩,全是前面的人一组动作做完,他上车考官要他掉头没掉过来就直接挂了——意外情况的发生是考场上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考完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因为有补考的,还要准备开题,就约了一月份才上实际路考的集中培训。第一天上午还是很紧张的:毕竟就要真刀真枪的上路了,往常在场地内练的时候档位一上三档旁边的师傅就要说了。而这边教的就是启动之后如何最快最自然的加到五档,旁边的社会车一辆一辆呼啸而去,而我这边上到45迈就有点不放心了。练习中的意外路况层出不穷,并道不看镜的情况没少出。练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熟练很多了,感觉有点底了,结果隔了一天接到通知我被“幸运”的抽中了夜考,总共就六个人,不过过程倒是很顺利,考的很快,连灯都没开。后来总结觉得是因为书上教的都是纯夜路的情况,而考试路段两边都是路灯,路况较好,所以用不到灯光切换和闪灯。到我时恰逢一个大直道,直接启动加档,开了几百米之后靠边停车,考官评价说:“动作有点僵硬,回去多练练。”然后吐出了那句期望中的话:“算你及格了!”
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绵延了四个月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再也不用每天挣扎着早起和做公车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