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星期五

令狐冲笑傲三层交换(zz)

这篇文章是华为中研所的研发人员写的,生动传神,通俗易懂,且不乏幽默。每段后面都有技术介绍,用于HUB·路由器·交换机教学是再好不过,今与大家分享。

笑傲江湖之三层交换篇

令狐冲十四岁那年进入华山,那年岳琳珊八岁,岳不群白天给两人指点剑法,晚上令狐冲给小师妹讲故事哄她入睡。后来,岳不群陆续收了劳德诺,陆大有等徒弟,又忙于修炼紫霞神功,就没有时间指点徒弟。于是他做了一个HUB,从此华山派实现教育电子化,岳不群在网上同时给每个徒弟授课,这种方法很快在五岳剑派内部推广。为了在五岳剑派之间互连,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研制出路由器,使得五岳剑派之间可以互联互通。令狐冲晚上就通过网络给小师妹讲故事。

很快,岳琳珊已经十六岁,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令狐冲发现自己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在小师妹身上停留,每次和小师妹在一起的时候,总能听到自己强烈的心跳声,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茶饭不思后,终于有一天晚上,令狐冲在网上给小师妹发了一首情意绵绵的诗: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蜜蜂我是花,你是梳子我是头发,你是牙膏我是牙刷。

第二天,华山派开例会,令狐冲怀着忐率不按的心情来到了会议室,发现小师妹红着脸躲在师父后面,而其它的师弟都在偷偷朝自己笑,开完会,一个调皮的师弟就过来叫牙刷师兄,赶紧蒙面逃走。问陆大有,才知道是劳德诺用一个叫NetXRay的工具把自己在网上的大作全抓了出来。令狐冲悔恨万分,于是,闭门研究RFC,成功的研制出LanSwitch。它能够识别设备MAC地址,这样,令狐冲发送给小师妹的数据只有她一个人能够收到。令狐冲晚上可以在网上放心的给小师妹讲故事,偶尔手痒还能敲几句平时心里想又说不出口的话来过瘾,然后,红着脸想象小师妹看到后的表情。

// LanSwitch是二层交换设备,它可以理解二层网络协议地址MAC地址。二层交换机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收集资料去建立它本身的地址表,这个表相当简单,主要标明某个MAC地址是在哪个端口上被发现的,所以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封包时,它会检查该封包的目的MAC地址,核对一下自己的地址表以决定从哪个端口发送出去。而不是象HUB那样,任何一个发方数据都会出现在HUB的所有端口上(不管是否为你所需)。这样,LanSwitch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接下来的一年,岳不群大量招收门徒,华山派得以极大的壮大,所使用的LanSwitch也多次级连。但门徒中难免鱼龙混杂,当时华山派一批三、四代弟子崇拜万里独行田伯光,成立了一个田协,经常广播争论比赛八百米还是一千米很合理的问题;第三代弟子中有一个叫xxx的,每天在华山派内部广播xx大法;更让令狐冲受不了的是,随着师父年龄的增大,变得越来越罗嗦,每句话都要重复二十遍,然后在网上广播。令狐冲想和小师妹,陆大有等人专门使用一个广播域,但如果另外使用一个LanSwitch的话,师父肯定不会同意,于是,他修改了LanSwitch的软件,把小师妹,陆大有等人和自己划成一个虚拟网(VLAN),其它人使用另外的VLAN,广播包只在VLAN内发送,VLAN间通过路由器连接。岳不群也深受田协,xxx其害,但为与左冷禅抗争,用人之际,只能隐忍,知道了这件事,大为高兴,但仍为令狐冲私自修改软件一事,罚他到思过崖面壁一年,一年之内不得下山。 在华山派内重新使用VLAN进行子网划分,分为五个子网,师父和师娘,小师妹还有林平之在一个VLAN,xx功弟子用一个VLAN;田协弟子用一个VLAN,其它弟子用一个VLAN,而思过崖上也有单独的一个VLAN。令狐冲到了思过崖,并不难过,终于,世界安静了,依靠左冷禅的路由器,令狐冲还可以每天在网上给小师妹讲故事,聊天。

// 局域网交换机的引入,使得网络节点间可独享带宽,但是,对于二层广播报文,二层交换机会在各网络节点上进行广播;同时,对于二层交换机无法识别的MAC地址,也必须在广播域内进行广播。当多个二层交换机级连时,二层交换网络上的所有设备都会收到广播消息。在一个大型的二层广播域内,大量的广播使二层转发的效率大大减低,为了避免在大型交换机上进行的广播所引起的广播风暴,需要在一个二层交换网络内进一步划分为多个虚拟网(VLAN)。在一个虚拟网(VLAN)内,由一个工作站发出的信息只能发送到具有相同虚拟网号(VLANID)的其他站点,其它虚拟网(VLAN)的成员收不到这些信息或广播帧。采用虚拟网(VLAN)可以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和增加网络的安全性。不同虚拟网(VLAN)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进行。//

但是幸福永远是短暂的,接下来总是无尽的烦恼。随着整个五岳剑派势力的增大,路由器的速度越来越慢。令狐冲发现每次给小师妹讲故事时,小师妹的回答总是姗姗来迟,而且话也很少,总是"嗯","噢"或者"我听着呢"。终于有一天,路由器再也PING不通的,令狐冲三天没有得到小师妹的消息,对着空空的显示屏,再也忍不住,在一个下着雪的晚上,偷偷下山找小师妹,到了小师妹窗前,发现小师妹正在网上和小林子热烈的聊天,全没注意一边的自己,内心一阵酸痛,回到思过崖,大病一场。病好后潜心研究,终于有一天,做出来一个路由器,这时,令狐冲发现,此时华山派已经有了三十个VLAN,路由器必须为每个VLAN分配一个接口,接口不够用,而且,两个子网内通过路由器的交换速度远远低于二层交换的速度。

// 二层交换机划分虚拟子网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同虚拟子网之间的转发需要通过其它路由器来实现。二层交换机的不同VLAN节点间的转发需要通过路由器设备来实现大大浪费了端口,而路由器的高成本,低效率又使它无法满足大量子网情况下的三层转发需求,三层交换的概念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提了出来。//

这天晚上,令狐冲心灰意懒,借酒消愁,这时,一个黑影出现在他的面前,原来是一个道风仙骨的老人,正是风清扬。风清扬听了令狐冲的疑惑,说:路由器接口不够,把路由器做在LanSwitch内部不就可以了;交换速度慢,是因为路由器查找的是网段路由,而LanSwitch直接查MAC对应出端口,当然速度快。为什么不能直接根据IP地址查到出端口呢?令狐冲一听,大为仰慕,但还是不明白,IP地址那么多,而且经常变化,如何能够直接查到出端口呢?风清扬说:

"你先坐下,让我来问你,华山派有多少弟子?"
"一万六千左右。"
"你全知道他们住哪里吗?"
"不知道。"
"岳不群要你找一个不知道住哪里的人,如何去找?"
"查华山派电话号码查询系统,找到他的地址,然后去找他。"
"如果你回来后再让你找这个人,又如何去找?"
"如何.... ,查华山派电话号码查询系统,找到他的地址,然后去找他。"
"你不知道到这个人的地址吗?"
"知道,但师父说,华山派的地址那么多,而且经常变化,不用知道地址。"
"岳不群这小子,把徒弟都教成木头了!我问你,你自己认为应该如何找?"
"直接去找!"
"好!你这人还不算太苯。那你知道了一个人的地址后,是不是永远记住了?"
"有的人记住了。其它的都忘了。"
"为什么忘了?"
"因为我记不了那么多人,而且一段时间没有去找他。"
"华山派电话号码查询系统里的地址是如何获得的?"
"我在空旷处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听到后就会来找我,告诉我他的地址。"

风清扬又问了大把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然后风清扬说:"现在你明白根据IP地址直接查出端口的道理了吗?等到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自然会做出三层交换机来",令狐冲仔细回忆了今天的话,终于明白了和二层转发由MAC地址对应到出端口的道理一样,三层转发也可以直接由IP地址对应到出端口,IP地址的路由可以通过ARP来学习,同样需要老化。这样,VLAN间转发除第一个包需要通过ARP获得主机路由外,其它的报文直接根据IP地址就能够查找到出端口,转发速度远远高于路由器转发的速度。抬头看时,风清扬已经走了。

一年后,令狐冲下思过崖,成功的推出Quidway S8016路由交换机。实现了VLAN间的互通,并且与嵩山,黑木崖等路由器实现互通。

// 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三层交换功能,但它不是简单的二层交换机加路由器,二而是采用了不同的转发机制。路由器的转发采用最长匹配的方式,实现复杂,通常使用软件来实现,。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查找是针对流的,它利用CACHE技术,很容易采用ASIC实现,因此,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并实现快速转发。

很多文章会提及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一般的比较是三层交换机又快又便宜。这些话没有错,但场合是汇聚层。我们看到,在汇聚层,面向三层交换机直接下挂的主机,因为能够获得其主机路由,所以三层交换机能够实现快速查找;而对于通过其它路由器连接多个子网后到达的主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处理是一样的,同样采用最长匹配的方法查找到下一跳,由下一跳路由器进行转发。

因此,通常的组网方式是在骨干层使用GSR,汇聚层使用三层交换机。当然,对于一个小型的城域网,也可以直接拿三层交换机组网,不需要GSR。//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顺利返航(Back to China)

3:10 出发,将门卡丢在床上就行。
3:50 到机场,还车,把车钥匙投到箱子里就行。(感觉美国真是一个信用社会,全凭自觉。)
4:30 开始检票,发现行李还没有托运。到大厅外面的房间办理托运手续。
5:00 候机
5:20 过安检,登机
6:30 到达三藩,在机场商店逛了逛,买了点东西,天气晴好,最后看一眼这里的风光。
10:20 飞机到,晚点
12:00 登机
23:30 抵达北京(北京时间下午2:30)

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

旧金山半日游(Day Trip To San Francisco)


来美国近一个月,基本上把Reno附近内华达州的几个城市都玩遍了。到了最后一个周末,附近没去过的城市就剩下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旧金山(San Francisco)和拉斯维加斯(Las Vagas)了。三地的车程分别为一个半小时、三个半小时和六个半小时。萨克拉门托作为加州首府,景色据说是不错的,还有他的商场(mall)也是以种类多,价格便宜出名。不过有了Carson的经验后,我们知道对这种州府不应该抱太高的期望。拉斯维加斯又太远了,而且一路过去多为山路,行车颇为不便。之前公司来的四个老鸟结伴开车去那,结果路上还出现了多次险情。最后,为这最后一个周末选定的目的地是旧金山,也称三藩,是美国西海岸有名的大城市,在国内也相当有名,聚居了大量华人,是一个旅游城市,初步计划是当天来回。

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旅行方式,从Reno到三藩的地图距离为218英里,这和约为350公里,是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可选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火车(Amtrak),早上11点出发,下午6点半才到,行程7个半小时,单人50美元左右,第一个被否决的。

2. 长途汽车(Greyhound),最早6点半出发,抵达时间下午一点多,人均30美元左右,行程也要6个多小时,也被否决。

3. 发财车(charter bus)。这是在攻略中多次被提及的低廉旅行方式。为了接送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顾客,好多赌场都开通了由当地开往赌场的专线,价格非常有便宜,某些赌场甚至说如果一次性购买相当数量的筹码,设置还可以免费,甚至提供一顿午餐。不过可惜的是只有早上从三藩出发到Reno晚上回的车,没有下午出发去Reno赌通宵的,看来Reno还真是一个小城市啊,级别不够。

4. 自驾,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去哪都是开车。网上甚至查到过自驾油美国的攻略,花费主要就是油钱和过桥费(4美元一座桥)。一个主要成本就是精力,开车三个多小时对体力和注意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如果想一日来回,这是唯一的选择了。

在网上查了很多旧金山/三藩一日游的攻略。知道三藩必看的地方有:市政厅、唐人街、九曲花街、渔人码头、金门大桥。从地图上看,这些地方除了金门大桥之外,都坐落在只有几平方公里的湾区,以下就是我们这一天的行程。

6:50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直接从395上了I80公路,一路向西,越过州界,进入加州。路边出口编号是200多,当开到个位数的时候,我们就到三藩了。一路经过多个城市,包括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路上充了次胎压,加了回油。

10:30 抵达伯克利(Berkeley),听说旧金山停车费很高且很难找到地方,所以我们决定将车停在伯克利然后乘坐轻轨到市内。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没有搞清各类停车标志的具体含义的情况下,我们被标志下方的“Tow away”(拖走)和“Fine”(罚款)给吓住了,在里面绕了半天也没敢停,最后找了个收费的停车场,还好周末的收费不高,只有5美元。后来到三藩后发现那里的停车费都是20起的,高的甚至还有50多的。

12:15 终于登上了Bart。Bart与国内的轻轨类似,不过是一部分在路上,一部分在地下。机器购票,磁卡充值。购买人需要先在机器边的表格上查到从当前站到目的站的价格,然后给机器塞钱,加加减减到那个价格,最后确认、吐卡。不像国内只要在屏幕上点一下目的站,就会自动将价格算出来。如果加多了就只能等到下次乘车的时候用掉。

从Civic Center站出来之后直接就是市政厅。旧金山市政厅(San Francisco Cityhall)于1915年重建,高94米,共4层。圆顶设计花费40万美元。内部由加州大理石、印度石灰石和东方橡木装修而成。到的之后正巧在搞活动,整个广场都封了,外面聚满了人。于是顺着Market大街像东走,准备到Powell大街之后叮当车。一路上都是人流,游行的彩车一辆辆开过,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

到了Powell之后转向北走,顺着轨道就到了Washington大街,这里就是所谓的唐人街了。来到之前推荐的“华盛顿茶餐厅”,点了几份点心和海鲜粥,就开始吃午饭了。午饭完了之后本想问问这里的店员有没有一个门牌,可以让我们去照相,结果她竟然说这里的唐人街没有门牌。

从唐人街往西走,会经过由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圣彼得(Peter&Paul)大教堂。
位于Lambord大街尽头的九曲花街,从下面往上看的确很漂亮,在这里还遇到了另外一个来此上海的旅行团。

在九曲花街的山上,就已经可以看见海边了,想着海走了一段,再转东,当看到一个巨大的螃蟹雕像的时候,就来到著名的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了。人多,鸽子多,海鸟多。这里可以眺望海景,有博物馆、蜡像馆等景点。街头有许多艺人表演。还可以点一份特色小吃clam chowder(将圆面包中间挖个洞后灌上浓稠的汤汁)。向东就是Pier39(39号码头),从这里可以坐船39号码头可以清楚地看到监狱岛(下左),就是当年那部著名电影里的夺命岛。可以登岛参观,建议另选一日,和金门大桥同游。如果时间紧,可以乘坐游船游览:39或43(1/2)码头始发, 途经恶魔岛和天使岛,并从金门大桥下驶过,全程一小时,价格约为USD20,因为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只好作罢。

16:30 登上了30路公交,到chestnut&laguna下车后转个街角就是28路的站牌,从这里可以直接坐到金门大桥前的观景台。这里的这票是2美元可以坐90分钟,中间换乘多少躺都可以。所以车票一定要保存好了。

到了金门大桥,风景果然不错。

回来的话,首先坐#28 Daly City Bart到Geary站,然后换乘38路做到Powell站,再向南走几步就是Bart站了。从这里就可以返回伯克利了。

18:30 上地铁

19:30 坐上车开始往回开。

23:00 抵达,统计,行车7个小时,玩了7个小时。所以本文叫做旧金山半日游。

统计花费:
Bart $3.65*2
公交 $2*2
吃饭 $11
停车费 $5
过桥费 $4
合计 $31.3

市政厅

叮当车

游行



唐人街


圣彼得大教堂

九曲花街

渔人码头

39号码头

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在美国人家做客(Visit US Family)

老格Greg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身材高大,爱吃汉堡,为人直爽。他是我们在这边的“师傅”,相互接触几天很快就熟了。
我们来的第二周他就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顺便问问去北京的的注意事项。

他有两个小孩,长的非常可爱。吃饭出乎意料的简单,就是BBQ,汉堡夹肉块。然人感慨,行思着等他到中国了,一定要让他见识见识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当然这点做到了)。饭后还有蛋糕甜点,不过不给小孩吃。有只半人高的狗,还有几只金鱼。

内华达游记(Nevada Tours: Reno, Carson & Virginia City)

Reno
没的说,这次的主要城市,过去是一个矿业城市,后来逐渐发展成赌城,在拉斯维加斯之前是内华达州最大的赌城,城中的著名标志性景观是那块“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的牌子。天很蓝,草很绿。附近有一个美军的空军基地,我们去的之后正好在举行航空竞速比赛(Air Race),不过都是老式的飞机。



Virginia City
是过去淘金潮中最早的发现银矿的地方,后来又发现了金矿,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算是内华达州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美国城市的历史真是短啊)。所以在矿脉逐渐枯竭之后,成为一个旅游城市。整个城市非常小,一条街道就穿过了。我们去的那天正好在举行摩托车游行,道路两旁停满了摩托车,其中不乏豪华车型。

记录小城历史的博物馆



机车游行


Carson
内华达州的首府,怎么说呢,比想象中的小很多。不过城市很干净,历史也很悠久。政府广场前立了很多当初这所城市的创立者的雕像,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

州政府




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Tahoe湖游记(Journey to Tahoe Lake)

Tahoe的中文译成塔霍湖或者太浩湖,位处于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两周的交界处,从Reno到Tahoe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Tahoe是典型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897米,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这里被马克·吐温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之一”。加州和内华达州的人多来这里度假。

内华达山脉绵亘于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之间,这一带山峦起伏,尽是山路。从高速公路上下来,沿途全是湖边直耸入云的参天古松,冬季这里还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分布着好几个大滑雪场。车子始终在高大的松林中穿梭,直到最后一刻,眼前突然呈现出一片巨大的蓝色湖面。湖水清澈碧蓝,虽是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但终年不结冰。湖的四周是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峦,远远望去湖面仿佛是镶嵌在群山间的一块硕大无比的蓝宝石。

于是我们决定环湖一周,尽情享受这里的美景。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里诺初印象(Live in Reno)


刚到Reno的时候,感觉这里并不是想象中的放眼望去,一片黄沙的景象。虽然属于沙漠城市,但城内的绿化很好,山上都长着低矮的灌木。空气很好,蓝天很蓝,气候干燥,但是后来听说这里到了冬天还会降雪。

到了的第一步就是吃了,说道美国的快餐,那就是汉堡了,不同于国内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两家独大,这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光汉堡店我们吃过的就不下四五家,如Burger King,In-N-Out等。电视上还不断放着各种广告,但种类就比较单一了,在我看来区别只是加几片肉。其他的快餐还有Subway、Taco Bell等,后者是墨西哥卷饼。

在这里买东西与国内不同的就是税和小费。这里的东西价格都是不含税的,各州政府甚至市政府会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具体的征税标准和税率,这也成为各个地区吸引投资的手段。通常为8%左右。在Reno,除了在超市买的食品,其他实体店买的东西或者餐厅熟食,都是要收税的。但是在网上如Amazon购物多数是不交税的。

美国的人工很贵,如果别人为你服务了,那通常是要给小费的。比如在餐馆或自助餐厅吃饭,有人为你递水,收拾碗筷,所以要留小费,通常为总价的15%-20%,凑整即可。如果是外带就不要,因为你不需要他为你提供服务。这也是与国内不同的地方,在国内外带的话因为要提供格外的纸盒餐具,所以比堂吃贵。另外这里的自助餐厅的价格是不包括酒水价格的,所以吃的时候要注意。
Reno作为内华达州曾经最大的赌城,城中自然坐落了不少的赌场,这些地方对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里面各式各样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的自助餐厅。听说在过去经济形式好的时候,有的赌场还会不定期的推出极低价格的牛排或龙虾大餐。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句话的背后意思就是说,在美国,来自各个国家的人都有,他们都会带来各自国家的吃的。在超市里,所有人都可以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品。这对来自很讲究吃的中国的人来说,是件很可怕的事,因为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吃过或是没人介绍,你不会预想到从货架拿到的东西有多难吃。这里大部分久居的中国人都是自己回家做。

在折腾了一周多之后,终于被我们摸索着找到了几家中餐馆,为适应当地人口味虽然有所变化,但毕竟还可以解馋。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美国入境与三藩转机流程(Transfer in SFO)



去的时候走的是机场高速,没车的时候很快,半个小时就到了。所有的国际航班都在3号航站楼,UA(United Airlines,美联航)的检录处提前三个小时才开,之前没人,在那领取登机牌和办理行李托运。

从检录处到登机口大概要半个小时,途中要经过海关、安检和轻轨。国际航班一般提前45分钟登机。因为波音777是大飞机,它的经济舱是分区的,按登机牌上表明的序号登机。上飞机前还有个开包检查环节,不知道有什么用。

飞机上提供枕头和毛巾,座位后面有电视,提供多种语言选择,所有频道都有中文字幕。机上伙食一般,午餐是快餐,晚餐是方便面,早餐是面包。如果想调时差的可以在飞机上睡一觉。

按行程从北京到旧金山需要12个小时,但通常都飞的比较快,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为转机的旅客留下时间。下飞机后,随着人流走过一条长长的的甬道,就到入关口了,非公民这边通常会有很多人,需要很长时间,我等了一个多小时。将飞机上填写好的I-94表格、海关申报表和护照交给移民局官员。根据个人情况和此行目的他会问你几个问题或者要求附加材料。通常都是来干什么,呆多长时间一类的问题。理论上说他是有权力在这个时候遣返你的,不过发生的情况很少。通过之后会将I-94表格的回执钉在护照上。

过关之后到航班对应的转盘上领取行李,到海关提交表格,我很顺利,没过X光机就直接过了。然后转国内航班的通道重新办理托运,因为出发时候的行李标签上写的就是目的地,所以直接将行李交给搬运工就行了,很方便。

转国内班级的时候需要脱鞋解腰带检查,从大屏幕上找到自己航班的登机口就直奔而去吧。

国内航班一般都是小飞机,如果是靠窗的座位,可以顺便浏览下沿途的风景。从天上向下看去,美国的城市格局一般都不太大,往往一条公路两边,就会形成一个小城市。

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走下飞机,看到眼前摆着一排的角子机,我知道我终于来到的此行的目的地——Reno。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美国签证流程(US visa)



行程基本确定之后,就可以开始筹备签证的事情了,以自己为例,整个流程如下:

1. 去附近的中信银行交签证费和买电话卡,签证费每年有浮动,今年(2009)是904元。电话卡用来向大使馆预约面签时间,有两种,分别为36元8分钟和54元12分钟。电话打进去之后会有语音提示,按提示操作即可,网上有语音提示的文字版,可不用听完就进行下一步操作。预约时,那边会要求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如签证类型、护照号、中文名/英文名等,还会跟你核对,以便浪费电话时间。不过网上有利用卡上最后剩下的三分钟预约成功的案例。

2. 北京这边预约到面签大概有三周时间,中间可以改时间,不过一般是顺延。利用这段时间,填好几张表,其中最重要的是DS156和DS157表格,156表需要在网上填写然后打印出来,157表直接打印出来填写。156上的照片规格比较特殊,为5cm*5cm。

3. 根据签证不同,还需要准备其他的材料。对B1/B2商务签证来说,来自美国公司的邀请信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材料,一定要保证能在预约时间前寄到。熟记其中的内容、名词缩写一类的信息,因为签证官很可能会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提问,以验证真伪。

4. 面签当天,携带准备好的材料,最好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大使馆。美国大使馆新址在以色列大使馆的北面,给门口的武警出示证件之后得以入内,陪同人员只能在外面等候。

5. 进入之后,首先是安检,电子产品全部留在外面,只能携带必要的文件入内。进入之后去国内工作人员窗口提交护照和材料,他会帮你检查表格填写是否完整,缺项会提醒你补齐,然后给你一个有颜色的号码牌。到与你颜色一样的小组中(一般为6到7人),没有记录指纹的会先去验指纹。

6. 最后就是重头戏——直接面对VO了。美国外交部对签证官(VO)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力,法律规定所有面签者事先都被假定为移民倾向,需要向VO证明自己会按时返回。不同的VO有不同的性格,江湖流传白人男性的通过率最高,而亚裔男性的最低。不巧我碰到的就是一个亚裔男性,前面两个顺利通过之后,后面连续三个同为国内某公司成员,申请去美国查验机器,三人都不能说英语,但曾于一个月之前去过德国。最后VO拒签时都表现十分惊讶,反复追问原因,VO只是反复说着“对不起”,然后递出一张白色的格式化的拒签函。

7. 轮到我时,说实话有点紧张,VO邀请函看的很仔细,问到公司缩写的含义,此行目的和目的地,在全球有多少研发中心,在美国的研发中心在哪些城市。听说我的工作是编程之后,又问用什么语言,还问了头文件和源文件的作用。总之有些出乎意料,没有想到会问的这么细。当最后说ok了之后,心中总算放下了一块大石。

8. 既然通过了,下一步就是去邮局办理邮寄手续了。因为新址附近还没有邮局,所以只能去建国门邮局办理投递。没有check的话自取4天,市内5天,外埠6天。

整个流程完了,这方面网上的资料非常详尽,有机会可能会再写一篇美国入境和机场转机指南。

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

第十六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zz)

目录
第一节 Google 的广告系统
第二节 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第三节 戴尔的虚拟工厂

当我们的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商业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发展。挣钱原本不是人类活动目的而是生存的手段,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它似乎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团体(比如公司)甚至学校活动的目的。尽管哲学家们可以不同意并且高呼人们本末倒置了,但是却制止不了这个趋势。因此,我们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和商业联系起来。一个技术、一种产品只有当它被证明在商业上是成功的,才能真正地为我们这个社会接受。

在商业上,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型,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多次提到了它的重要性。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兴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我们前面提到的诸多成功的 IT 业巨头,在商业模式上都有创新。

以 AT&T 来讲,在十九世纪末它就懂得只收服务费而不收高得吓人的安装费,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模式的革命。正是因为为用户免去了大部分安装费,才使得美国的电话在几十年里就普及到所有的家庭。中国电信不懂这个道理,一笔高额初装费的门槛拦住了大部分有心安装电话的人,直到十年前这个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

英特尔的崛起固然主要是半导体技术进步的因素,但是在商业模式上它也有创新。在 IBM 主导计算机产业的时代,计算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是自己开发的。IBM 如此,DEC 和惠普也是如此。假如四十年前开发一个 CPU 芯片当时需要一千万美元,这三家就花掉了三千万美元。这时英特尔站出来说,我花一千万美元开发芯片,然后按每家五百万卖给你们,IBM、DEC 和惠普都觉得比自己开发要便宜,于是便接受了。而英特尔的处理器卖了三家后收入一千五百万,除去成本还盈利五百万,于是便发展起来了。

通常,好的商业模式都非常简单,即使是外行也一眼能看清楚。AT&T 和英特尔在商业模式上的变革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相反,如果一种商业模式几个小时都说不清楚,那么它要么根本不对,要么是在骗人。巴菲特最近讲这样一件事,前两年一家金融公司向他推销金融衍生产品,他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看了它们上百页的商业报告书(Prospectus),仍然搞不懂这个金融衍生产品是如何运作和挣钱的,最后它得出结论这里面一定有鬼。事实证明他是对的。红杉风投对于那些几分钟讲不清楚商业模式的创业者,都会婉言地劝走。

微软和甲骨文的商业模型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只有三个字—“卖软件”。读者也许会问,难道以前软件不是是卖的。的确,以前的软件还真不是卖的。(当然,也不是盗版的。)以前在 IBM 时代计算机公司软硬件都开发,软件的价值要通过硬件实现,没有单独的软件公司。IBM 是把软件的价钱搭到它每年收的服务费中。这种服务费很像保护费,需不需要服务都是要收的。甲骨文公司改变了这个收费方式,它向用户一次性收取软件费,然后用户有事找它,没有事就不用再交服务费了,这样用户的成本就降低了,甲骨文的数据库就抢了IBM的市场。苹果公司也许是出现得太早,沿用了 IBM 那种软件价值通过硬件体现的商业模式,最终在微机领域输给了卖软件的微软。

反过来没有好的商业模型的公司一定长久不了,互联网泡沫时代的诸多网络公司都是如此,虽然也开发了一些技术和应用,但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挣钱,因此兴起得快,衰亡得更快。

在所有商业模式中,最理想的就是能像印钞机那样自动挣钱的模式。我们在这一章中介绍三个成功的模式,Google 的广告系统,Ebay 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戴尔的微机直销系统。
第一节 Google 的广告系统

很多人使用 Google 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年,一直不清楚 Google 靠什么挣钱,因为 Google 的服务全部是免费的。答案是搜索广告和与网页内容相关的广告。(当然,Google 还有一些企业级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占不到营业额的百分之五。)很多人很怀疑 Google 靠搜索结果旁边这几个豆腐块大小的文字广告就能产生每年上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因此认定 Google 一定是在财报上造了假。其实 Google 有没有在财报上造假很容易判断,如果 Google 没有足够的收入,如何能这么多年一直提供全球的免费服务(而像 Youtube 这样的视频服务是非常昂贵的),并且支付两万员工的工资。其实,Google 能够每年创造上百亿广告收入是因为它的广告系统比传统广告业来的有效得多。

广告一直是传媒业的主要收入。一份上百版的纽约时报售价不到一美元,比印刷成本不知要低多少,更不用说编辑和发行的费用了,这里面的“亏损”全部要靠广告收入填补。实际上广告的收入才是报纸营业额的大头,而它收区区一美元的售价,不过是为了确定它的读者是一个真正读报的人,而不是把免费报纸拿回去当包装纸或者邮件包裹的填充物。广播和电视业的收入更是依靠广告。雅虎的杨致远当初为雅虎选定的商业模式便是传媒的模式而不是电话公司的模式,因此,这就注定了互联网很多公司的收入要依靠广告。

最初的传媒广告业的运作过程大抵如下。一个媒体必须有一个广告部门,它其实是一个销售部门,它负责把报纸(或者网站)的版面和广播、电视的时间销售给做广告的客户。它的成本有三项。第一,运营的费用,比如报纸的成本、印刷费和发行渠道的成本;第二,批发或者零售的费用,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者支付广告销售人员的工资等;第三,订单处理,各种对于广告订单的管理和安排如何刊登或者播放广告。这三项成本除了第一项外,其实主要都是人工的费用。这种商业模式效率较低,对于大的媒体来讲,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份收入,就要添加一些人工,因此成本下不去,利润率不可能很高,市场扩张也不会很快。对于小的媒体来讲成本更高,它们不可能养活三个部门专门负责上述三件事,因此它通常只能从广告批发商那里拿广告,而不能做直销。而对于做广告的人来讲,这个模式使得在(全国性)大媒体上做广告的门槛很高,因此小商家做不起读者观众很广的电视和报纸广告,只能在当地小报纸和电台上做一些广告,业务也很难跨地区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在运营上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广告业的运作方式。首先,它也有公司运营的基本费用,比如服务器和带宽的费用,相对于报纸纸张的成本和印刷的费用,其次,它的广告营销部门完全和传统广告业一样,要么是靠自己的员工拉广告,要么是委托广告批发商找广告。(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看是支付自己人工资高还是支付给中介的佣金高。)第三,在订单处理和投放上基本还是手工方式。虽然雅虎采用数据库管理它的所有广告,但是,广告如何投放,在它那一类网页,网页的什么位置都是半手工的工作。因此,虽然雅虎公司和微软的MSN的在网络技术上很不错,它的运营效率可能比传统报纸媒体高一些,但是运作的方式实际上还是传统传媒的翻版。

Google 虽然被分到和雅虎同一类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它的广告模式和雅虎有本质区别。作为一个公司,Google 当然也有运营的基本开销,包括数据中心的开销和带宽的费用,这是谁也省不了的。但是,Google 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广告的成本。这样,Google 不仅仅在关键词广告匹配的技术上领先于对手,更关键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比包括雅虎和微软 MSN 传统广告业领先了整整一代。这样,它在商业上实际上是用“洋枪洋炮”对雅虎和 MSN 的“大刀长矛”。

要搞清楚 Google 广告系统的本质,先要从双击公司(Double Click)的商业模式着手。双击公司诞生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九十年代末。各种中小的互联网站都希望从在线广告中分一杯羹,来支付它们的运营成本,但是这些小网站养不起太多的销售人员去拉广告。另一头出现了很多在线的商家需要做在线广告,但是这些小商家也没有精力一家家网站去谈广告事宜。因此双击公司就代理了两头,来为两边搭桥。一方面,它有很多销售人员去拉广告,另一方面它建立了一个自动向在线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系统。也就是说它在订单处理和投放上实现了自动化。它的订单处理和自动投放是这样实现的:

当销售人员拉来广告后,双击公司将它们按几种模板做成几种显示方式的图形和动漫,比如横幅图形广告、弹出式图形广告和嵌入式音频视频广告等有限的几种。每一个广告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在它的服务器中,并且可以通过一个 JavaScript 从它的服务器上获得。对于要放广告的网站(媒体),它只要在双击公司开一个帐号,然后告诉双击公司它打算做哪种形式的广告,是横幅图形还是弹出式动漫等等,双击公司就会给它一些特殊的链接(根据信息指纹自动产生的,关于信息指纹请看“数学之美”),然后该网站只要把这些链接插入到自己网页中就行了,如下图。整个广告投放过程是自动的。



当该网站的读者浏览该网站的网页时,他的浏览器会向该网站发出获取网页的请求,该网站会返回包含双击公司链接的网页。在用户看到该网页内容前,浏览器会先解释网页,得到双击公司的链接并且把广告请求送给双击公司,双击公司会从数据库中“随机”提取广告,返回给用户广告。双击公司同时会根据请求中的信息指纹知道该请求是哪家网站送来的广告请求,以便统计该网站显示广告的次数。整个广告投放过程完全是自动的。



在双击公司的广告商业模式中,它的订单处理和投放完全是自动的,因此它比传统广告方式进了一步。但是,双击公司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无法得知网站的内容和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因此它的广告投放完全是随机的,广告效果非常不好。虽然双击公司试图通过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定位读者群,但是被一家保护用户隐私的机构告上了法庭,并且赔偿了上千万美元才得以和解,因此它便不再试图做任何针对特定用户的广告投放了。(这个官司影响深远,它使得所有社交网站无法利用用户信息做广告。)

Google 公司的搜索广告在投放上和双击公司一样,完全是自动的。不仅如此,Google 公司的搜索广告根据搜索的关键词来决定广告的内容,广告的针对性很强,效果比双击公司的随机广告高了一个数量级。对于向网页投放广告,虽然没有搜索关键词,但是 Google 从网页的内容中提取关键词,依然能够保证广告内容和网页内容相关。

Google 比双击公司另一大改进之处在于打造了一个自动接纳广告的系统,从而基本上省去了广告销售这一成本。不管什么人想在 Google 上做广告,只要在 Google 的网站上填一张表,写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和广告的内容,再告诉 Google 每天愿意付的广告费即可。为了方便做广告的商家了解广告的效果,Google 有一套自动的模拟系统,告诉商家它的广告每天可以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点击。(商家可以推算出每次浏览或者点击的广告费。)为了让商家对 Google 关键词广告的效果满意,Google 按广告点击量,而不是广告显示的次数收费。毫无疑问,广告商都喜欢这种收费方式,因此很多公司和个人就从其它广告媒体转到 Google 上来了。

当然,这个自动的系统要想工作无误,还必须解决好很多工程上的问题。下面的问题在打造自动的广告系统中是必须解决的。

首先,不能有需要人参与的广告设计,因此 Google 的搜索广告全部是文字的。虽然文字广告不如图形的生动,但是它使得网页干净,更受读者欢迎。

第二,对于同一个搜索所触发的不同的广告,要解决排名的问题。雅虎和百度基本上是按照付费高低排名,这样很多广告就和搜索的内容无关。雅虎的一位科学家 2006 年在斯坦福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指出自己的这个问题。当人们在雅虎上搜索波音 747 时,ebay 的广告放在了第一位,因为 ebay 买了很多广告词(包括 747 ),同时付费又高;而 Google 没有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自动解决,就不可避免要进行手工干预。

第三,要能识别恶意点击骗钱。

第四,要控制每个广告投放的节奏。比如某个公司愿意每天在 Google 上花一百美元同时对每个点击出价较高,可能每天早上一个小时它的预算就花完了,以后的二十几个小时,这家公司的广告就看不见了,对于一大早不上网的人就永远看不到这则广告。

第五,要有自动收费并且识别无效信用卡和银行账户的办法。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这个系统必须能自动修复。所有的数据必须保存很多份。当一台服务器宕机时,到达它的请求必须由其它同类服务器自动接过去。当整个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后,到达这个数据中心的流量必须能在最短时间里自动转到附近的数据中心。

这一类的技术问题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Google 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全国性甚者全球性广告的门槛,深受中小企业欢迎。因此,Google 的广告系统一推出,就有很多商家加盟。在此以前 Google 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搜索流量,现在 Google 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广告商联盟,一台完美的印钞机就建成了。每天有中小企业和个人到 Google 的广告系统上去登记、填表并提供付款方式,当天他们的广告就在 Google 上可以找到了。另一头,Google 每天有很多用户来搜索商业信息,他们总会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点击广告的,这样 Google 就收到了钱。这个系统完全是自动运行的,即使所有 Google 员工都回家睡觉了,只要不死机,Google 就不断地在收钱。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今天 Google 百分之九十九的员工都离开公司去度一个月的假期,Google 这个月的营业额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这个印钞机另一个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不断完善自己,“印出”越来越多的钞票。当广告商和搜索用户数目超过一个阈值后,它们点击搜索结果和广告的统计信息就可以用来改进搜索和广告的匹配,使得广告和搜索的内容更加相关,点击率就会更高。这样广告的效果也会更好,广告商就越来越喜欢来做广告。

在这台印钞机里,运营的成本就是数据中心的费用和带宽的费用,而间接的成本则是打造和改进这个印钞机的研发费用。在这台印钞机中,自动化程度必须到达一个阈值,它才能自动运转起来。而当它的自动化越高,成本就越低。相比之下,微软长期没有自己的广告源,自然就打造不出这个印钞机。而雅虎,长期对工程重视不足,它的广告系统自动化程度太低,没有达到成为印钞机的阈值,因此利润就上不去。

Google 的广告模式,将传统广告业中三大成本削减其二,大大降低了整个运营成本,同时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在全球性媒体上做广告成为了可能。Google 靠着这种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拔得了互联网广告业的头筹。

第二节 Ebay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在美国经常有人家在自己的前院和车库卖自家的旧货,称为Yard Sale和Garage Sale。比如孩子大了,小时候的玩具不需要了,家长就让孩子在自家前院摆个摊子,把玩具几毛钱或者几块钱卖掉,挣点零花钱。有时赶上搬家,旧的家具不再需要了,就在路口树个牌子,让邻居来减点便宜货。在美国一些城市,还有被称为跳蚤市场(Flee Market)的旧货市场,有时还真能捡到些好东西。1995年当互联网的热潮在全球兴起时,一位伊朗裔的美国工程师皮埃尔.奥米德亚(Pierre Omidyar)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将前院旧货和跳蚤市场搬上网,最初叫WebAuction,后来叫Ebay。据说当他去沙丘路找风投公司寻求投资时,别人问他要做什么,奥米德亚一句话就把他的意图说清楚了,他要做一个网上的跳蚤市场。不少风投公司的总合伙人们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们是投高科技公司的,不是跳蚤市场的。”,不过在互联网的泡沫时代找钱总是很容易,何况把跳蚤市场搬上网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想法。因此奥米德亚不到两年就找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其中仅benchmark 风投就投入了五百万美元)。

Ebay的商业模式一清二楚,非常容易明白,而且在美国有很好的根基。在美国除了有自家前院的旧货处理和跳蚤市场,还有很多卖旧车、旧家具等二手大件的报纸分类广告。现在Ebay提供了一个让卖旧货和买旧货的人沟通的平台。它让卖旧货的人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网上(称为Listing)。比起几十块钱在当地报纸上登分类广告,向Ebay交一点点手续费既便宜,又能接触到的更大范围的买家,卖家都喜欢这种方式,于是在短时间里便有大量的卖家将自家的旧货堆到Ebay上出售。在另一头,Ebay采用拍卖的方式让买家自己商量价格,并且和卖家直接交易。这样,Ebay除了基本的运营费用,几乎没有其它成本了,它实际上等于坐收手续费。因此,在很长时间里,Ebay的毛利润率高达80%以上。

Ebay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完美的印钞机模式。但是,要让这个印钞机运转Ebay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信用问题和付款问题。由于在网上交易的双方不可能互相见面,一方甚至双方弄虚作假的情况很难避免。Ebay的解决办法是让买卖双方互相给对方评估打分,久而久之,每个Ebay的用户都有一个评级和交易的记录,包括正面评价的次数和百分比以及最近交易的细节。这样在Ebay上交易就多少让人放心一点。接下来Ebay必须解决网上付款的问题。以前的主要支付方式是现金,支票和信用卡,这三种方式对于Ebay的交易双方都不合适。由于买卖双方无法见面,现金就无法使用了。而支票交易也很不方便,一方面卖家很怕收到有假支票(一百元的帐户里开出一千元的支票),另一方面买家也怕对方收了支票不付货,何况支票寄来寄去也要耽搁时间。信用卡本来是较好的在线支付方式,但是,个人和很多小商家无法接收信用卡。另一方面,顾客普遍不太放心将信用卡信息交给不认识的小商家。这样Ebay就需要一种专门针对网上交易的支付方式,于是它花高价收购了Paypal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Ebay的印钞机就打造完成了。

Ebay“印出”的钞票数量取决于交易量和交易金额,显然,光靠卖点旧货是不能维持持续指数增长的。因为除了败家子,没有人能每天把自家的旧货拿到Ebay上拍卖。Ebay不显山露水地进行了一次商业模式的小转变,渐渐地从网上跳蚤市场转变成了网上自由市场。Ebay开始帮助电子商务的小商家通过Ebay开设自己的商店。Ebay为它们提供了一个不需要花钱为自己的网站做广告就能接触到全球消费者的场所,而这些小商家将一部分销售所得作为交给Ebay的提成。这种商业模式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的一种颠覆。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广告是获得消费者群的几乎唯一的方式,因此广告的成本成为了商业成本的一部分。而在Ebay上开商店,则是将广告费转成了Ebay的挂牌费(Listing Fee)和(很低的)销售提成。电子商务的小商家很容易算清这笔帐,是自己打广告宣传自己的网站好还是通过Ebay做生意好。Ebay很容易将自己的收费控制得比传统的广告成本低,于是大量的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和个人都到Ebay上去卖东西。这时Ebay卖的不再是跳蚤市场上的旧货了,而主要是全新的消费品。事实上,Ebay上面商品的数量比世界上任何一家连锁百货店都多。去过Ebay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它上面的一些用户做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笔交易,这些人当然不是个人,而是电子商务的零售和批发店。现在在Ebay上出售的商品主要来自这些商家,而不是自家的旧货。当然,大量个人在Ebay上的买卖行为为Ebay贡献了足够的人气。Ebay从此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

电子商务无疑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最快的商业领域。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对近十年电子商务发展的统计表明,电子商务在整个零售商业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直线发展的事态(见下图),从十年前的百分之零点六,上升到今天的百分之三。到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每季度1350亿美元的规模。即使是在经济衰退的2008年,电子商务的营业额也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而商业零售的同期增长只有1%。在快速发展了十年后,电子商务也不过占到了零售业的3%,因此它的前景依然十分看好。Ebay从1998年上市到2005年,它不仅营业额和利润一直好于华尔街的预期,而且是唯一一个股票回报率一直超过大盘的公司。1998到2005年美国股市经历了大牛市到大熊市再回到牛市的过程,像思科和苹果这样的明星科技公司,在牛市中比大盘表现好,而在熊市中跌得比大盘还要快,而像波克夏哈萨韦这样保守的公司,虽然在熊市中非常抗跌(实际上在2001到2003年美国股市下滑三分之一时,它还在增长。),但是在1998-2000年的牛市时它的表现并不好。Ebay是唯一能够在那七年中一直表现良好的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而在整个电子商务中,Ebay的商业模型又是最简单有效的。



Ebay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子商务的饱和,因为这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而是如何能最有效地防止网上交易的欺诈行为。尽管Ebay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和欺诈行为做斗争,但是一直没有能彻底制止这种现象。首先,一些不法商家,利用Ebay出售伪造的名牌商品、盗版书籍和音像制品,坑害了许多消费者,并且直接伤害到Ebay的信誉。这些不法商家不仅很难跟踪,而且即使抓住,也赔不出多少钱,因此一些名牌厂家和消费者转而状告Ebay。200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哈利波特的作者状告Ebay卖盗版书,同年路易威登状告Ebay销售假冒LV品牌的商品,向Ebay索赔三千七百万欧元,而此前著名首饰商第凡尼(Tiffany)也向法庭提起了类似的诉讼。(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uk/article1437673.ece)

还有一些欺诈团伙,利用Ebay的交易反馈(评论)系统的漏洞,先以很便宜的价钱卖掉一些几块钱的小商品,获取很高的正面反馈比例(Percentage of Positive Feedback),然后卖几百几千美元的大件商品,收了钱就逃之夭夭了。更有甚者,这些人还会以别人的地址注册Ebay的商店,当联邦调查局(FBI)的人按照Ebay上的地址找到这些一头雾水的居民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地址被犯罪团伙滥用了。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Ebay以及Ebay上很多商家的声誉,使得很多顾客即使觉得Ebay上的商品价格便宜也不敢去买。虽然Ebay采用了Paypal支付系统后,靠Paypal的地址确认方式杜绝了一些欺诈行为,但是,各种各样的欺诈在Ebay上仍然层出不穷。

Ebay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控制买卖双方的资金流动,因此很难根治网上商业欺诈。从2005年以后,在Ebay上买东西越来越不让人放心,Ebay的成长呈现出饱和的态势。在一些季度里,它除去在线支付部门Paypal后营业额的增长只比通货膨胀率高一点。而在电子商务领域挑战Ebay的是亚马逊(Amazon)。

亚马逊始于在线书店,在较长的时间里很难说它是否是一个技术公司。它的创始人Bezos是一位纽约华尔街的分析师。亚马逊里面一直讲述着这样一个Bezos创立公司的玩笑。在互联网刚开始起步的1994年,Bezos决定自己开一家网上收货的公司。他知道硅谷有许多优秀的工程师,于是驾车横跨北美大陆从大西洋边上的纽约一直开到美国西部太平洋的海岸,快开到美国西岸时,Bezos走错了路,本来该南下到加州硅谷,却北上到了西雅图。后来他发现西雅图同样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就决定在那里发展,办起了亚马逊。实际上,Bezos选择西雅图而不是加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加州顾客省去高达8.25%的销售税,以刺激亚马逊的销售。在美国,通过互联网从外州购物,可以免去本周的销售税。(这个做法颇有争议,当时的总统克林顿决定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州的居民占美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以及在线购买力的五分之一,出于这一点考虑,网上的商店不宜建在加州。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在早期以售书最为成功,这原因是买书不像卖衣服,不用“试”,而且不能随便退货,因此比较适合在网上销售。借着上个世纪末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春风,亚马逊只用的七年时间就到达了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Barnes & Noble花了一百三十年才达到的营业额(2002年亚马逊的营业额达到的三十九亿美元而同期Barnes & Noble为三十七亿美元)。即使在互联网泡沫破碎后的2001年,亚马逊不但没有关门,而且首次实现盈利。当然,光靠在网上售书,亚马逊的发展用不了几年就会到头。但是,亚马逊将它的商业模式略作修改,一下从世界上最大的在线书店发展到美国的在线百货店,从此它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亚马逊的网站包括自己的网上商店和其它电子商务公司的网上零售店,就好比一个百货商厦中既有自己的柜台也有厂家直接负责的租赁柜台。和百货商厦不同的是,亚马逊租赁柜台的“营业面积”可以无限大。对于互联网上的各种大小商店,它们即可以通过自己打广告做生意,也可以到亚马逊去租一个柜台,这就像一些厂家可以自己开销售门市部,也可以到商厦租赁柜台一样。当然很多在线商店会选择同时保留这两个种方式。和Ebay不同的是,在亚马逊开“商店”所有的交易必须通过亚马逊完成。当一个顾客要到亚马逊上的某家商店,比如卖照相机的beach camera,来买东西,他看好货以后,将钱付给亚马逊,同时通知beach camera发货,beach camera除了知道顾客的地址外,不知道任何顾客支付信息,比如信用卡号。当beach camera发货后,亚马逊将钱(扣除手续费后)付给beach camera。如果顾客在亚马逊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商品,他可以告诉亚马逊,亚马逊会退钱给顾客。(当然,它也会从商家把钱要回来,如果要不会来则由亚马逊或者保险公司承担客户的损失。)亚马逊还规定了每种商品的最高计费,避免了一些商家以低价格吸引顾客,然后收取高额邮费的做法。(在Ebay上,有些商品标价一分钱,却要收取十几美元的邮费。)亚马逊为每一笔交易买一笔保险,这样一旦出现了有意的欺诈行为和无意丢失商品,保险公司将支付亚马逊的损失。

从亚马逊买东西,顾客大可以放心,因为它会为顾客保守信用卡信息并且负责每一笔交易的顺利完成。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越来越关注,大家对Ebay这种甩手掌柜的模式越来越缺乏信心,而对亚马逊这种集中式管理并且负责到底的模式越来越接受。因此,从2006年起,亚马逊上的在线商店数量增长很快,交易量每年以两位百分数增长。当然,亚马逊为了防止其它在线书店和它自己的核心业务竞争,它对于其它商家卖自己商店里没有的商品比如电器,收费非常低,而对于卖书和其它亚马逊自己主推的商品,收费非常高,这样鼓励那些补充它自己商业覆盖面的商店。

亚马逊的在线商厦和在线交易处理的平台一旦完成,它也就成为了一台印钞机。只要不断有商家在亚马逊开店,只要不断有顾客到亚马逊找东西,它就不需要花任何人力,就可以自动挣到钱。而亚马逊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个平台管理好。亚马逊的印钞机比Ebay的好处是它能让消费者放心,因此长期发展的潜力更大。

第三节 戴尔的虚拟工厂

一个传统的制造业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加工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七个环节才能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当然,产品需要市场推广和广告推销。)一个企业或者投资人,需要先投入资金,然后经过这么一大圈才能挣到钱。所有的公司总是在尽可能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以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率。六十年代,日本人在将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的概念扩展到仓储运输和整个加工制造中,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在很多日本工厂里,没有库存零件,当第一批零件用完了,第二批已经用汽车送到,而第三批正在路上,第四批在上家的流水线上。同样当产品一下流水线,开往港口的汽车已经准备装货了。这种高效率,使得“日本制造”打败了美国和欧洲制造,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欧美日大公司开始在东南亚和中国建工厂,将加工制造这个环节的成本压到了最低。

其实,最聪明的办法是直接减少其中一个或者几个环节,这样资金从投入到收回最快,利用率最高,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计算机制造商戴尔(Dell),它将上述七个环节减少到两个,使得它打败各家兼容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

戴尔公司以它的创始人麦克戴尔名字命名。戴尔和盖茨、乔布斯一样,也是一个没有读完大学的创业者。和中关村无数攒PC的人一样,戴尔1984年还在奥斯丁的德州大学读本科时就开始攒PC机卖。一个暑假他挣了一辆宝马汽车,尝到攒PC机甜头的戴尔干脆退学专职攒PC,并且成立了戴尔公司。戴尔公司相比当时的IBM,甚至兼容机的龙头老大康柏(Compaq)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可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PC机起步时,比戴尔大的兼容机公司不计其数。但是戴尔在商业模式上改进了传统制造业从设计到销售的过程,使得戴尔计算机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低得多,市场占有率渐渐成长起来,到2000年终于成为美国最大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

和很多制造业外包一样,戴尔为了降低成本干脆不设工厂,而由东南亚主要是台湾的OEM工厂加工。这样,它就不需要投入资金于建工厂和维持工厂的开销。接下来,戴尔干脆将产品设计也外包了。自己攒过PC机的读者会知道,PC机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学问,和搭积木差不多。至于原料采购,戴尔每年和英特尔、AMD、Seagate等几家主要PC的芯片和配件生产厂商谈好协议,由这些公司直接将货发给那些OEM厂,便省去了原料采购和一半的仓储运输的环节。(计算机成品从OEM厂到顾客的仓储运输现在尚未省去。)最后,戴尔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将批发和零售商的利润降到最低。

像计算机这样的产品,过去设计、制造和销售(包括市场推广)分别占售价的三成、三成和四成。也就是说零售价在一万人民币的微机,制造成本只有三千元,开发成本也大致这么多,而广告和批发零售的耗费和利润占掉了四千元。现在戴尔把开发和制造的成本压到了最低,现在开始打批发和零售商的主意了。戴尔一直坚持直销,它基本上不设批发商,在很长时间里也很少通过零售商分销。戴尔有自己的销售人员负责向企业级的大客户推销产品。而对于个人和小企业,戴尔以前只提供电话订购、邮购和网上订购等购买方式。近几年为了和惠普争夺市场份额,戴尔才通过沃尔玛和Costco等连锁店出售电脑。戴尔的直销方式很简单,它像顾客发放各种配置的计算机的价格表,上面个人计算机的价格比其它品牌计算机的零售价会低很多。很多顾客会被它的价格吸引,打电话或者上网选一个型号并提供给戴尔自己的付款方式就行了,整个过程不需要五分钟时间。戴尔得到的订单,直接通知它在台湾和中国的OEM工厂。工厂每天在生产线生产出订单数量上的计算机,然后按照戴尔提供的地址发货。这些成品计算机根本不需要经过戴尔就到达了顾客手中。这样戴尔将仓储运输的另一半也省掉了,因此戴尔根本不需要有仓库。上面戴尔这种直销方式不仅省去了批发和零售的成本,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而且在价格上非常透明,也省去了个人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麻烦。戴尔开发了一个在线的订购系统,在一头顾客在上面填自己要买的计算机配置和个人信息,另一个自动通知工厂生产和发货,利润就自动流入戴尔公司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印钞机式的商业模式。戴尔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控制住订单处理和零售(主要是市场推广)这两个环节。

与戴尔同时开始制造兼容机的公司不计其数。中国的国有计算机公司长城公司几乎与戴尔同时诞生,但是却走了一条自己当时颇为自豪,但现在看是大弯路的所谓“技、工、贸”相结合的道路,现在即使在中国市场也不多见,更不用说在国际上竞争了。长城公司自己开发微机全部软硬件,自己在广东建厂,自己采购元器件,有自己的仓储,最后还发展了一大批批发和零售代理商。大家不难看到,长城公司处处走的是和戴尔公司相反的路线。当长城计算机公司很自豪地拥有了这一切时候,它的资金利用率已经比戴尔低了很多,而它的产品的价格却高了很多。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所谓技工贸结合的模式是无法和戴尔这种用钱直接生钱的印钞机模式相竞争的。

戴尔公司过人之处不在于其技术和市场能力,而在于它将传统的制造业的七个环节简化到两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革命。正是靠着这个革命性的商业模式,戴尔才能从众多兼容机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主流的微机生产厂商。

结束语

好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印钞机式的,它不需要多少人力,一旦运作起来便能自己产生利润,持续发展。

2009年8月8日星期六

国图新馆印象暨国图听讲座之一(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以前就对国图仰慕已久,不过因为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也很丰富,国图图书外借的不过,好说又基本都好多人排着队呢,所以一直没去。最近有时间,办了张卡,今天大雨过后,空气清爽,就去国图逛了逛。
进去一问才才知道,原来我一开始办卡的地方是国图老馆(当初我还腹诽过怎么装修这么差呢),新馆在北面,进去一看果然有现代派的气息,整个一二三层都连在一起了,站在高处向下望去非常有气势。桌椅是那种最符合图书馆的黄黑风格,衬托着高大的书架,让人有种在书海中徜徉的感觉。拍了几张照片。里面的人不少,观察下来只有20%多的座椅是空的,这空着的座椅中又有一多半摆着书啊包啊一类的“占座用品”,估计以后地铁站开了之后人就更多的,想在休息日来这里休闲可得趁早了。不过老馆也有老馆的好处,一是办卡的人少,而是外借图书室只在老馆有,其他馆室均不外借。新馆四层有电子阅览室,可以上网,一个小时3块,办卡时会送1个小时的免费时间。有电子报刊阅览机,看报纸非常爽,等了半天也没等上一台。

恰逢国图在“学津堂”举办讲座,免费,就去听了听。主讲人是原中科大校长朱清时,估计是名人效应吧,听的人挺多,大多是年轻人,间或斑白的头发混杂其中。男女比例大概是七比三。讲座内容是“求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局”。主讲人显然没有做太多准备,这个题目可以说是他多年来一以贯之鼓吹的内容。主要还是论述为什么60年来中国没有出大师,原因归结为一是管理体制问题,如52年的院系调整;二是培养思路的问题,只关心专才忽视通才,不关注创新性的培养。涉及到个人,要多自己思考,不要陷于网络信息中,知识越多并不代表创新性越强,尤其有警惕目前浮躁的社会产生的“文化垃圾”,并调侃了下不久前爆出的“常凯申”事件。老先生讲了不到一个小时,精神很好,看到他还在坚持当初的理念,感到很欣慰,希望他们这些人的努力能对当前的教育体制产生一些推动。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半年工作小结(The First 6 Months of Career)

近日突然发现外面的天黑的早,才意识到现在已经过了夏至一个多月,白日又开始逐渐缩短了。自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交替循环,算算自己报道的日子也快半年了。记得刚上班的时候,学校还在放假,整个屋我是第一个回来的。这两天办手续,又适逢放假,哪都找不到人。原来觉得非常漫长的一个学期竟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工作了才知道时间过得快,现在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工作内容是一个一个项目组成的,完成一个后马上就会接上另一个,每个项目内部也会有很多小循环,要面对和解决很多问题,很花费时间和脑力,每天都在学习,时间就感觉过得飞快。

不过这半年的收获还是很多的,工作上的自不必说。对学校附近的路情路况,可算是有了质的突破。以前在学校呆了那么多年,对学校外面的东西还是有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这半年算是把很多熟悉的地标名词与实际位置对上了号。原来附近竟然有这么多可以发掘的地方。吃了很多好吃的,玩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大家相处也非常愉快,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互动。

不过还是要增强自身的学习,发现现在因为工作逐渐熟悉而积极性降低。空余时间没有完全利用起来,总是具有侥幸倾向。今天在网上正巧看见一篇写得还不错的文章,就顺便转过来了,算是弥补一下这篇没有营养的文章吧,顺便惊醒自己不要老是呆在“舒适区”。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

  在我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不管学校的教育多么糟糕,我们的思想都在不停的进步。这表现在如果我们回首一年以前的自己的某些想法,做的某些事,会觉得那时候自己很傻。考察自己的进步的一个更客观的指标大概是“刮目相看指数”。别人如果一年没看到我们,再看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你都长这么大了”。如果三年没看到再看,可能都不认识了。
  
  但是成年以后,一个很可能的趋势是人的进步速度一般会越来越慢,以至于停止进步,甚至倒退。他们思想最牛B的时代是他们的年轻时代。中年以后他们就无法接受任何新的思想,以至于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
  
  比如说歌手郑智化在过去十多年内就没有任何进步。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喜欢郑智化,他的歌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娱乐,而简直是一种教育。这么多年来我的思想进步了许多,可是最近郑智化在北京开演唱会,唱的还是当年那些老歌。伟大的郑智化,他为什么没有像翁美玲等美女那样在人生最伟大的年龄上死去,何必让人间见白头?
  
  余秋雨的思想在过去这么多年内很可能还退步了。我最初知道他是上初中时看《读者文摘》上他的文章,高中以后我就再也不看《读者》,可是他现在连那种文章都写不出来。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会在中年停止进步。比如赵本山就一直都在不停的进步:
  
  - 最初赵本山是一个二人转演员。对于绝大多数二人转演员来说,上一次电视可能就是他们人生的顶峰;
  - 然后赵本山变成了一个小品演员。对于黄宏这样的小品演员来说,走红全国就是他们人生的顶峰;
  - 但赵本山继续进步,演了很多电视剧和电影,而且收视成绩相当好。对于冯巩这样的演员来说,又能上舞台又能演电视剧又能演电影就是他能力的极限;
  - 但赵本山仍然在进步,他不但演电视剧,而且自己当导演,而且很成功;能演能导,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极限么?
  - 但赵本山证明他不仅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个实业家:他办影视基地等“产业”,他甚至试图买下一只足球队拯救中国足球;对郝海东来说,既能当好运动员有能当好商人就实现他的人生蓝图;
  - 就在我猜想赵本山还能怎么进步的时候,他又推出了一大帮学生,证明自己甚至还是个好老师。
  
  可能很多人会讽刺说他只不过是个爱折腾的贪婪的人,可是别人怎么就做不到呢?今天的赵本山一定可以让十年以前的他刮目相看。赵本山的例子显然说明年龄等生理因素不见得是阻碍我们思想进步的原因。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通常都能够在中年以后继续进步。比如王朔就能在成名之后还进步。可能很多人不喜欢王朔的进步,但他进步了。然而“脑力劳动”这个标准似乎也不准确,比如金庸过去几十年内就可以说没有任何进步,就连剑桥大学也无法使他进步。
  
  我认为阻碍人进步的因素有两个。
  
  第一个是早期的辉煌会把人的思想留住。有些人曾经在比如说大学时代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一旦受到挫折,他的思想就会永远用来回忆大学时光。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一个人一旦开始回忆,他基本上就会停止进步。
  
  第二个因素更普遍,需要详细说说。心理学认为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 ,学习区(learn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
  
  比如说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心理学研究说,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进步。绝大多数人工作以后干的事情都是他的舒适区内的某种意义上的重复劳动,这怎么能进步呢?
  
  金庸小说和各种消遣读物都在舒适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三十多岁的人仍然一天到晚谈金庸。其实这些东西都应该在大学毕业以前看完就没必要再提。三十以后还整天谈金庸的人,可能四十岁以后唯一的谈资就是他们的孩子。
  
  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特点是尽量把人往他自己的舒适区里分。你想干有挑战的工作,你老板却只想给你你胜任的工作。所有人都想永远挑战自我,但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的时间都在做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获得挑战自我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这往往并不是年龄歧视,而更多的是市场合理调配的必然结果。只有那些有特殊机遇的人才能不断尝试新的生活。
  
  所以我们又能怎么办?办法无非就是尽量呆在自己的“学习区”里,并且随时对“舒适区”保持警觉。
  
  可能很多人会说赵本山活的那么累有什么可值得学习的?但我说的进步是思想上的。一个人的进步不见得非得从演员变商人。伟大的科学家一生都是科学家,但他们一生都在不断的进步。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是定死的,而是活的,不停地演化。
  
  相比之下,有很多年轻人,只接受符合他们原有观念的东西。你跟他们说你落伍了,他们会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成熟地形成——这可是连老头子都不敢说的话啊。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第十五章 成功的转基因(zz)

第一节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 Nokia)
第二节 道琼斯的常青树(3M)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3.1 百年扩张,从有线电到无线电
3.2 从实体经济到金融
3.3 领袖的重要性

我们在介绍基因决定定律的时候讲,一个公司的基因常常决定了它的命运。而转基因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讲是近乎不可能的。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一些了不起的公司成功地从一个衰退的行业转到新的高速发展的行业。这样,公司之间就有了伟大和平庸的差别。我们在这一章里将介绍三个不同的成功的例子,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转基因的成功方法。

第一节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 Nokia)

诺基亚是“浪潮之巅”系列中介绍的唯一一家欧洲公司。我很少介绍欧洲公司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好或者不重要,只是他们在近百年科技发展中不具有太多的代表性。而诺基亚则不同,它自从在数字手机问世后,就一举超越了无线通信的老大摩托罗拉,成为世界手机制造商之王。它以全球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市场份额,将竞争对手们远远抛在了后面。今天,诺基亚的名字和它的广告充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一百年前,它不过是芬兰的一个木工厂。

诺基亚作为一个公司,历史远比 AT&T 和 IBM 长,但是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历史和英特尔差不多,只有三四十年。1865 年,诺基亚诞生于芬兰美丽的 Tammerkoski 运河畔,而诺基亚是公司所在地的地名。公司的业务是木材加工和造纸(造纸要用到木材)。到了二十世纪初,它和一家芬兰塑料厂(Finland Plastic Works)合并。木材和塑料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二者都算是“材料”。在当时,塑料可是高科技产品,它在很多地方取代了木材。从木材到塑料的进步,就好比从马车到汽车一样。但是作为一家传统工业的公司,诺基亚业绩平平。

由于诺基亚能生电线的绝缘材料,因此它在成立了 100 年后,“很自然”地通过收购一家制造电话线和电话的工厂进入了电线和电话机市场。这时,诺基亚和“电”总是沾上了点边,但是仍然不带有任何技术。有点像珠江三角洲众多的电器加工厂。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诺基亚除了传统的造纸,还做过轮胎,胶鞋,个人计算机,收音机,发电机,电视机,电子元器件等等五花八门的东西,但是诺基亚在商业上依然业绩平平。这时诺基亚的商业模式,用现在中国一句俗话讲,就是找不到北。

但是诺基亚一直在不断寻找大的发展方向,在它的众多尝试中,有一项日后非常重要。就是它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为商业和军方用户制造的对讲机。开始它是和另一家公司同时开发,后来它收购了那家小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各种尝试,诺基亚积累了一些今后做手机用得到的技术,包括超高频(VHF)发射和接收技术,电子元器件制造的经验。到八十年代,它终于可以制造汽车电话了(这比摩托罗拉晚了几十年)。1982 年,诺基亚研制出一种可以移动的电话。注意这种可以移动的电话不仅和我们今天的手机是两回事,和最早的砖头大小的大哥大也根本不同。它实际上需要装在汽车里,或者背在背上,因为它有十公斤重。但是,它不同于以前摩托罗拉的对讲机,因为对讲机是无法和公用电话网相连的,而诺基亚的这种电话是可以和公共电话网相联的,可以和固定座机的电话通话。同一年,诺基亚推出了 DX2000 数字交换机,销售颇为成功。但是,诺基亚并没有因此而专注于通信领域,而是不断地在各个方位盲目扩张。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诺基亚因为生意太分散,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直到 1992 年,新任总裁约玛•奥利拉上台后,才将移动通信做为诺基亚的核心业务。这一决定使得诺基亚由一个普通的电子公司成长为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导者。除了正确的决定外,诺基亚成功的关键还有三点,第一,抓住了移动通信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契机,第二,政府的大力扶植,第三,推翻了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制定的商业竞争规则。

基于模拟电路和信号处理的第一代移动通信完全为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垄断。七十年代后,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电路和信号处理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的计划渐渐浮出了水面。为了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能够赶上和超过美国,早在 1982 年,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European Conference of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dministrations)就着手制定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标准 Groupe Special Mobile,简称 GSM。GS M最初在欧洲有十几个国家参加,包括芬兰。诺基亚抓住了 GSM 启动的契机。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 GSM 移动通信电话网络就是由一家芬兰公司运营的,其系统架构的主要技术支持公司是瑞典著名的爱立信公司,而手机的提供商则是诺基亚。

诺基亚今后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GSM 的前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移动通信开始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飞跃。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统治着整个行业。但到了数字时代,由于摩托罗拉行动太慢退回到和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个产业出现了群雄并起的局面。移动通信之争,首先表现的其标准之争上。欧洲经过协商,将标准统一在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 GSM 上。而美国却提出了好几个主要的标准,包括基于时分多址的 iDEN(其主要支持者是摩托罗拉),D-AMPS(其主要支持者有AT&T)和码分多址(CDMA)的 CDMA-ONE(其主要支持者是高通QualComm),非常混乱。由于 GSM 得到了整个欧洲各国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同时在芬兰以及欧洲其它国家运营获得了成功,这个标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选型时,胜出了美国的标准。后来就连美国的一些运营商也被迫放弃了本国的标准,转而采用了欧洲的 GSM 标准。因此,在手机市场的竞争还没有完全进入高潮时,欧洲的公司就抢到了先机。

诺基亚是 GSM 标准的最大得益者,它不仅在第二代手机的竞争开始时和摩托罗拉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因为没有摩托罗拉第一代模拟手机的负担,轻装上阵,很快就成为全球的领跑者。1994 年,中国邮电部的部长们用诺基亚移动电话,在诺基亚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上打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GSM 电话。这标志着诺基亚顺利进入了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手机行业获得成功后,诺基亚从此专注于移动通信业务,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专心、专注和专业。估计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诺基亚的胶鞋和个人微机了。

在诺基亚和欧美大公司的竞争中,芬兰政府给予了诺基亚极大的支持。前一阵一个中国的电视台在采访我时问道,我在浪潮之巅中很少提到政府的作用,到底美国政府给没给 IBM、微软和 Google 这些超级 IT 公司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一些来 Google 访问的中国政府官员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其实美国政府很少帮助企业,尤其不会帮助已经成功的企业。但是,欧洲一些政府则不同,它们会比美国政府更直接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银行也更积极地给大企业贷款。芬兰政府对诺基亚的支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支持却并不是像中国政府那样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而是一种看似无形的却又非常有效的支持。

首先,芬兰政府给诺基亚的支持是在人才上的支持。芬兰在欧洲近乎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为民众提供从小学到大学全部的免费教育。这就为诺基亚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作为一个小国,芬兰政府知道它不可能在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领先,因此全国只专注几个产业,当然,移动通信是一个。而在芬兰的大学和研究所里,也就很少看到跟它产业结构不太相关的专业。

第二,是让诺基亚等公司的老板们加入国家科技经济决策的圈子。芬兰成立国家科技政策委员会,包括政府总理、有关的部长和诺基亚等几个大公司的老板。这个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科技发展方向,毫无疑问,诺基亚是其最大的受益者。在委员会下属又投资部门,相当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为科技公司提供资金。当然,国家科技政策委员会不会干预公司的发展,只是提供外部帮助,同时促进科技商品化。

第三,芬兰政府积极地为诺基亚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芬兰政府为芬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后勤。它在几十个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中心,在市场信息收集、市场研究和市场开拓方面为诺基亚等芬兰企业建立了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服务机制,使芬兰企业特别是诺基亚能够把握机遇,进入国际市场,并迅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芬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并在国际上参与商业竞争规则的制定。芬兰是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北欧国家,并成为了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之一。

诺基亚在手机市场上胜出摩托罗拉和自己邻居爱立信等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颠覆了摩托罗拉在模拟移动通信时代制定的游戏规则,并主导了2G手机时代的游戏规则。在模拟时代,话音质量是手机好坏几乎唯一的标准,而摩托罗拉无疑在此方面占有优势。那时候,手机功能的多少并不重要,甚至使用的方便性也不如语音质量重要,因为话音质量不够好时,功能再多手机也无法使用。而到了数字手机时代,不同手机的话音质量相差不像以前那么大,这时手机的功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再到后来手机的外观都变得重要起来。摩托罗拉由于思维的定式,在早期开发数字手机时,仍然以话音质量为核心,功能和外观的设计在同行中常常慢一个节拍。而诺基亚在很早就强调手机的功能、使用方便和外观。诺基亚的手机在功能上从不落后于任何竞争对手。更可贵的是,它的手机还以操作方便而著称,当用户买了一个新的诺基亚手机,不需要读说明书就可以使用。诺基亚最早将手机“碍事”的天线装到手机机壳里面,这样虽然牺牲了一些话音质量,但是使得手机便于携带。这样的设计,以前是不可能在技术决定论占主导的摩托罗拉通过的。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更受消费者欢迎。现在,连摩托罗拉也采用这种设计了。

当然这些特点竞争对手很容易学会。诺基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直保持着产品开发的快速灵活性。诺基亚手机推出的速度非常快,有时候换一个外壳就是一款新手机。诺基亚的这种做法摩托罗拉从来看不上,但是这种做法却获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诺基亚手机的种类非常多,是为不同用户群分别设计的。这种做法相当人性化,比如营销人员、大学生和家庭主妇常用的功能是不同的。营销人员会要求电子邮件功能强大,大学生会喜欢拍照和短信功能,家庭主妇会以打电话为主,等等。诺基亚为不同人量身定制手机使得它的产品能获得各种消费者的青睐。

当手机市场的竞争从信号处理技术的竞争变为了产品功能型、方便性和新颖性以及外观的竞争时,摩托罗拉等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诺基亚在不到十年内跳跃地超过了所有移动通信领域的对手,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导者。

诺基亚由一个地区性的木工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原因可以简单概括为“长期探索、抓住机遇和制定规则”几个字。

第二节 道琼斯的常青树(3M)

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道琼斯,只覆盖了 30 个公司。但这三十个公司是美国经济中最具代表性、长期发展稳定并且关乎到美国经济命脉的大公司。道琼斯不断地淘汰过时的公司然后吸收新鲜血液,思科、英特尔和微软就是近年来被加入进去的。而许多曾经辉煌的公司比如美国钢铁和合并前的 AT&T 就被淘汰出去了。由于美国和世界产业的变迁,能几十年一直在道琼斯指数中的公司寥寥无几,3M 公司便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到 2007 年,3M 在全球有七万雇员,实现产值 240 亿美元,纯利润 40 亿美元。

每个人了解3M的途径各不相同不同。很多人了解 3M 公司是它的 Scotch 胶带、而早期使用 PC 的人是因为它是的软磁盘,家庭主妇们可能是通过它的洗碗布知道 3M 的,而消费电子商品的各种从业者可能知道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液晶生产厂商之一,另外还有很多搞工程的人也直接和间接地和 3M 打过交道。没有人能完全说清楚 3M 是做什么的。有些读者可能会奇怪这个产品五花八门的公司和我们的“浪潮之巅”有什么关系。我把它引入这个系列是因为它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具创新的公司,而且它是少数能在产业不断变迁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展的常青树。

3M 公司的过去的全称为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它的首字母缩写是三个 M,人们习惯地称它 3M。到后来 3M 人所众知,而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它最初的名字了,从 2002 年起,它干脆改名为 3M 公司。

3M 公司在二十世纪初诞生于明尼苏达的苏必利尔湖畔,最初是从事采矿业的,大家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为了和同行竞争,3M 公司的老板鼓励工人们发明创造新产品,并成立了研发部门,而那些新产品不断取代现有产品成为公司新的核心业务,使得公司不断成功转型。3M 公司至今最富传奇的故事就是 Scotch 胶带的发明。

发明胶带的是3M的一位小人物卓尔(Dick Drew)。1925 年的一天,技术员卓尔到一家汽车喷漆厂去办事。当时美国流行双色汽车,但是喷漆是个麻烦事。当时的工艺很落后,汽车厂的工人先在车上喷上一种漆,然后用胶将旧报纸糊到车上挡住不需要喷漆的地方,然后喷上第二种漆。用胶水糊报纸的方法很难控制质量,胶涂少了粘不住报纸,第二种漆喷不整齐;胶水用多了,不仅擦不干净,还会破坏车身的美观。卓尔无意间听到工人们的抱怨,有心发明一种既能牢牢贴在两种颜色接头处,有可以很容易撕下来的胶带。

卓尔回去后一个人私下里就研究起胶带了,老板看到他“不务正业”也没说什么,由得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快,卓尔就发明了一种不干胶带,取名为Scotch,原意是恶搞他的苏格兰(Scotchland)老板,想不到这种胶带和它的名字从此在全世界流行。从此,胶带成为了 3M 公司的主要业务,并且研制出各种各样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交代。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小的胶带,它的市场直到十年前还比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市场大,而 3M 一度控制着全球四成胶带市场。不仅如此,胶带这里面的学问也很多。3M的胶带家族有光学透明双面胶带、光学透明胶、导电胶带、导热胶带、绝缘胶带、屏蔽胶带、高温胶带、热熔胶带、遮光胶带、黑白双面胶带和警示胶带等上百种,其中有一些我们既说不上名字又想象不到其用途。我自己曾经有过一次和特殊胶带打交道的奇遇。那次我乘坐的飞机从芝加哥到西雅图,在飞机里等了很久飞机还不起飞。机长告诉大家,机翼上有一个砖头大小的门无法关上。当时正值午夜,找不到机械师能在短时间内修好,所有的乘客都很着急。最后,航空公司决定用一种“高速胶带”将这个关不严的门粘住,然后把我们送上天。一路上,我提心吊胆,不时通过飞机的舷窗看着那块由胶带打的补丁,生怕它被风吹掉下来。让我欣慰的是,飞机以每小时九百公里的时速飞行了三个多小时,那块胶布居然没有被强风吹开。从那时起,我才渐渐懂得小小的胶布里大有学问。

3M 公司至今发明了六万种大大小小的产品,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每天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 3M 的产品。该公司营业额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近五年的发明,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员工利于工作时间从事非工作的研究搞出来的。3M 允许员工用 15% 的时间干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后来这个做法被 Google 学去了,变成了 Google 的“百分之二十项目”。在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里,3M 的排名更在 Google 和苹果这些以创新而闻名的公司前面。创新力是 3M 公司近百年来长盛不衰并且成功地从矿业公司转变为电子和日用品公司的更本原因。由于公司的每个员工脑子里总是有创新这根弦,3M 公司总是能随着时间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搞出一些有用的小发明。而这些看上去不大的发明却能开拓出一个不小的市场。

八十年代,随着个人微机的普及,计算机软盘的用量大增,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高峰期,全球软盘的市场规模达三十到四十亿美元。在八九十年代开始使用计算机的读者一定还记得 3M 的软盘,它被公认为是最好的软盘,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我自己了解 3M 便是从 3M 软盘开始的。3M 一直占领全球六分之一的软盘市场,市场份额在所以软盘厂家中最高。软盘是 IBM 发明的,IBM 之后世界上有了不下上百家软盘厂家,因为软盘算不上什么太高科技的产品。3M 能够后发制人,成为这个行业老大的原因,除了它总的产品质量一直稳定外,主要是靠一项发明专利—软盘中特殊的防霉套。解刨过软盘的读者知道,打开软盘的塑料外壳后,可以看到在磁碟和外壳之间有一层白色的布装保护膜,那就是软盘的防霉套。它的作用是防止软盘长霉菌,同时保证磁碟在转动时不会被塑料外壳划坏。几乎所有的软盘生产厂家都知道软盘中磁碟是核心,它的质量最重要,因此像样品牌的软盘磁碟反而都没有问题。而这小小的防霉套的质量就千差万别了,一些廉价的软盘厂商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很便宜的纸套子,这些软盘在磁碟还有很长寿命时就被劣质外套划坏了。3M靠这么一个小的发明,变产生了每年几亿美元的营业额。当然,在微机蓬勃发展时,3M成立了很大的存储设备部门,除了软盘外,还生产磁带,光盘和读写设备。

当然,IT 行业更新很快,一个市场可能存在不了几年,同时又不断会有新的市场出现。大部分公司会随着一个产品市场的衰退而消失。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广泛使用了二十年的计算机软盘、广泛使用了三十年的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有上百年历史的摄影胶卷。很多专门经营这些产品的公司包括著名的柯达公司,或者已经关门,或者江河日下。一个公司必须不断有新的产品推出才能弥补老产品不断萎缩的市场。同时,新的市场又催生新的公司。3M 总是有无数的发明作为技术储备,当新的市场起来时,它总是可以搭上新兴市场的快车。我们在前面的基因决定定律中讲到,在一个大公司内部,现有部门的主管因为为公司带来了利润会有很大的发言权,会自觉和不自觉地阻挠新产品部门的发展。为了顺利转型,公司在开发新的产品的同时,必须痛下决心把旧的分离出去。因此,当软盘、磁带和其它计算机存储设备成为发展慢、利润低的产品时,3M 果断地将这个部门分离出去单独上市,即现在的 Imation 公司。

在软盘和计算机存储设备以后,3M成长最快的产品是液晶显示器产品。当然,液晶产品和存储设备是两回事,液晶产品的发明并不是又开发计算软盘的工程师利用15%的时间做的,而是 3M 原有的材料和化学部门的一些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

液晶是一种同时拥有固态晶体和液体双重特性的物质,“液晶”二字得名于此,它可以流动,又有晶体的光学性质。液晶对电磁场很敏感,在电磁场作用下,它分子的排列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光的偏振方向来决定光的亮度,并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显示薄膜。液晶在一百多年前就由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但是八十多年后才被日本精工爱普生公司用于显示设备。3M 远不是液晶显示薄膜的发明者,甚至不是它早期的生产厂商,但是它却后来居上,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液晶显示薄膜生产厂商。现在它的 40% 的年收入和三分之一的年利润来自于液晶产品。而这一业绩也是靠一项关键性的发明—增光膜(Bright Enhance Film,简称 BEF)。

液晶薄膜作为显示器最大的问题是亮度不足,而3M公司的增光膜技术可以使得液晶薄膜的透光率提高一倍,因此采用 3M 公司 LCD 生产的显示器和电视机亮度高,色彩鲜艳,而且省电。3M 公司因此占领了 LCD 很大的市场。从 2007 年起,3M 公司的LCD销售额超过一百亿美元。

一个公司成功一段时间不难,难的是能百年来长盛不衰。3M 作为一棵百年常青树,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3M也是商学院教程中研究得最多的公司之一。我个人认为它能不断转型的原因最关键的有三条:两条容易看到的和一条隐藏在背后的。

第一条经验大多数学习管理的人都清楚,就是坚持以创新为公司的灵魂。3M 公司一直强调要有三分之一的营业额必须来自近几年的创新,这样它才能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为了鼓励创新,公司不仅放手给员工 15% 的工作时间用于创新,而且对于员工的工作安排和计划弹性非常大,这样才能保证让员工放手去干。3M 公司甚至希望各级主管对下属提出的、自己并不赞同的项目予以容忍和宽容,以免扼杀可能成功的发明。

第二条也不难看到但是却不容易做到。3M 公司在适当的时候强制淘汰一些看似还在挣钱但是前景不是很好的产品。当 3M 公司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和产品还能挣钱时,它果断地将它卖掉了。在很多经营者的脑子里,开拓新的业务没有必要放弃旧的业务,何况旧的业务还在挣钱。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基因决定定律中指出的那样,旧的业务部门的主管们因为一直在为公司挣钱,因此在公司里发言权很大,很可能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妨碍公司转型。因此,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公司会把一个发展前景不是很美妙的部门在它还值钱的时候卖出去。

第三条是很多人忽视的,就是 3M 的发明和产品都是针对广大用户的,而且是消耗性的。这些产品相比针对企业的产品,营业额相对稳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当一个公司转型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邯郸学步。旧的行业江河日下,收入在减少,而在新的行业是从头开始,失去了原有的优势,短时间挣不到利润。这样,整个公司效益下滑,很容易被华尔街投资者抛弃。但 3M 公司因为产品数量多,其中大多数产品销量和利润稳定,为 3M 提供了足够的财力保证它的新产品上市并占领市场。这一点,很多公司,尤其是专营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很难做到。因为企业级的产品和服务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太大,收入相对不如消费者产品来得稳定。

这三条经验保证了 3M 公司百年来不断创新,长盛不衰。这些经验早被写进了教科书,但是,真正能做到的管理者不多,这才显示出 3M 不简单的地方。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了解 GE 公司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是由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是将电最早介绍和普及到世界上的公司。它现在的英文名字是 General Electronic,GE 是它的简称,一百年前它进入中国时,当时根据字面意思和它经营的产品,将 GE 翻译成通用电气公司。也许是因为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家喻户晓了,今天 GE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仍然是生产电灯、电冰箱等家电的公司。但实际上今天的 GE 已经没有多少电气的成分在里面了,如果还用通用电气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今天的 GE 公司,已经有以偏概全的味道了。今天的 GE 是全球最大的联合体,到 2007 年底,它包括六大部门,每个部门如果独立,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佼佼者。这六个部门按 2007 年纯利润排序是
1. 全球基建架构部门(Global Infrastructure),纯利一百零八亿美元
2. GE(企业)金融(GE Finance),六十亿美元。
3. GE (个人)金融(GE Money),四十三亿美元
4. 电视新闻网 NBC 和电影公司环球(Universal),三十一亿美元
5. 医疗保健部门(Health Care),三十一亿美元
6. 工业部门(Industrial),十七亿美元

其中只有利润最少的工业部门的一个子部门电器(appliance)是唯一和 GE 名称相关的部门,利润倒数第二的医疗保健因为制造医疗仪器和通用电气的名称勉强拉上些关系,剩下的和电器毫无关系。那么 GE 是怎么从一个电器公司发展成全球巨无霸的联合体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 GE 的发展史。

3.1 百年扩张,从有线电到无线电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以后,于 1890 年创立了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该公司不仅生产电灯泡,而且经营从发电到铺设电线、再到安装电灯的一条龙服务。由于当时民众不认同电的好处而对电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经常破坏电路。爱迪生为了普及电的应用,不得不派人在电线经过的地方巡逻。经过爱迪生的努力,电得以在美国首先普及。因此,GE对于美国整体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功不可没。1892 年,在金融家 J.P.摩根的帮助下,爱迪生通用电气和另外两家公司合并,改名为通用电气。四年后的 1896 年,道琼斯指数出现,GE 是道指最早的十二家公司之一(后来道指发展到三十家)。

本来最早起步的 GE 在发电和电力供应等工业领域并没什么对手,但是由于爱迪生后期在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的问题上犯了错误,他错误地坚持直流输电比交流好,结果让首先进行交流输电的西屋电气公司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交流输电容易变压,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耗小。)失去在电力供应市场统治地位的 GE 开始拓展新的业务。这种扩张一百多年不间断,一直持续到今天。

GE 的第一次扩展是从有线(动力)电到无线电收音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被打得千疮百孔。美国军方(海军)发现无线电很有用,便鼓励GE买下了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意大利人)的无线电公司,GE 把它变成了一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 RCA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我们从 GE 经营收音机广播可以看到它今天经营电视网和影视公司的影子。同时,我们可以看到 GE 的经营模式,即让子公司相对独立。

RCA 在二十世纪美国历史上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它和 GE 一起制定了我们今天用的很多标准,比如各种电缆、信号线和电源插座的接口、收音机和音箱喇叭的电压电阻标准等等。更重要的是,它的 RCA 实验室一度可以和贝尔实验室齐名,有很多大发明,包括很多种电子管、早期的一些雷达和真正实用的电视显像管(CRT),最早的彩电(但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方型的,而是圆形屏幕的)等等。直到七十年代,RCA 几乎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彩电所有部件的公司。

说到 RCA 的彩电,它还牵扯到一件关乎到中国最高层权力斗争的重大事件—蜗牛事件。文革后期的 1972 年,中国开始考虑上彩电项目。国务院派人到世界各地考察,发现日本需要好几家公司才能把彩电显像管的玻璃壳、荧光粉等部件凑齐,但是到了美国,RCA 一家就能全部搞定。在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中国和 RCA 达成了引进彩电显像管生产线的协议。谁知美国人(RCA 玻璃供应商康宁公司的人)为了表示友好,送给了中国代表团一些漂亮的玻璃蜗牛纪念品。后来被江青当作攻击周恩来的手段,制造了“蜗牛事件”,引进彩电生产线一事也就泡汤了。这件事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后来从第三方引进彩电生产线多花了一倍的价钱不算,还让全中国的人晚了好几年才看上彩电。最糟糕的是,中国从此放弃了美国的 NTSC 彩电制式采用了日本的 PAL 制,以至于计算机显示器和彩电的制式不兼容。现在,中国不得不每年多花很多钱来生产全制式的彩电。讲了这么长的故事只是为了说明 GE 的 RCA 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

自从有了 RCA,GE 就有了发电(供电)和家用电器两大业务,它们分别是今天 GE 全球架构和 GE 工业两个部门的雏形。GE 的发电从传统的火力发电扩展到建立核电站,继而又扩展到和整个能源和工业工程相关的行业,包括海上钻井采油,建立大型的工业设备和工程。而 GE 的家电行业,不仅发展成品类齐全的各种电气,包括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等,而且扩展到飞机发动机的工业设备。今天,GE 是全世界的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被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美国新一代主力战斗机F35。在这个大部门里家电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因此这个部门的名称都改成了 GE 工业。

由于收音机广播需要制作节目,GE,RCA 和它的老对手西屋电气于 1926 年共同创办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NBC。很快,GE 的 RCA 和 NBC 就控制了整个美国的无线电广播市场。虽然在反垄断的约束下,NBC 不得不分出一半成立了一家新的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 ABC(现在是迪斯尼的子公司),但它至今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网。通过 NBC,GE 不仅赚足了电视广告的钱,而且在娱乐业占了一席之地,后来又收购了环球电影公司,进入了电影行业。

GE 的这几次扩张都比较成功。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它们都是在自己已有业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展开地,整个转变过程比较自然。其次,GE 进入的都是一些全新的或者刚刚起步的领域。在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收音机还属于高科技领域,而广播市场也才刚刚起步。二战后,电视机尤其是彩电则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而电视网络在美国发展也是方兴未艾。GE 很少进入一个已经成熟而且竞争对手很多的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司,GE 的创新已经不能仅仅是一两个产品的创新,而必须每次创出一个新的行业。从发电和电灯,到无线电和收音机,再到电视网和彩电,每一次 GE 都创出了一个新的行业。

当然,GE 的扩张也有不少失败的,但是它能很聪明地及时将不可能成功的业务终止掉,不至于陷得太深。GE“著名”失败的例子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计算机领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很多公司都力争在新兴的计算机工业中占领一席之地。GE 靠着 RCA 强大的研究中心,也挤进了计算机领域。在六十年代,美国计算机工业界的格局是一大七小,大的是 IBM,GE 是七个小的之一。在计算机界,人们将这一大七小戏称为白雪公主(IBM)和七个矮人。GE 当然不愿意做矮人,八十年代它看到和 IBM 竞争无望,便将它的计算机部门卖给了 Honeywell 公司。(八十年代在清华和北大计算中心使用过计算机的读者应该使用过 Honeywell 的计算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一项新的医疗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RI)在临床诊断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GE 便抢先投入巨资开发核磁共振机,并且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GE 后来又收购了一家技术领先的核磁共振公司,加强了它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医院放射科的专家都知道,GE 的核磁共振机才是真正高端的设备,而西门子和安捷伦(原来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个档次,而日本的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个档次。如今 GE 的医疗仪器部门已经发展成它的六大部门之一。

3.2 从实体经济到金融

GE 最近的扩张是进入银行和金融领域。在金融风暴前,银行和金融部门对 GE 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其它部门。银行和金融业务看上去和 GE 原有的实体工业无关,GE 此前在金融业也没有什么经验,这样的扩展一般来讲是非常忌讳的。但是,GE 这种非常规的扩张在它特殊情况下却是合理而有根据的。

GE 的家电产品大多数是同类产品中高端的,比如 GE profile 牌子的电冰箱在档次上,仅仅比奢侈品牌 Sub-Zero 低一点点。它非常贵,是同样大小的日本和韩国高端冰箱的两倍以上。这样贵的东西很多家庭需要分期付款才能购买。因此,GE 为了促销就借钱给信誉好的家庭,而借贷的利率常常高达 15% 到 20% 左右,可以算是高利贷了。而美国很多家庭只要每月付得出月供,常常不去仔细算利息,这就让 GE 赚走了很多钱。这样一个冰箱卖下来,GE 从贷款中得到的利润比冰箱本身还要高。GE 发现这种办法很好,就向美国政府要求开一个银行,就是现在的 GE Money Bank。GE 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很好(以后还会讲到),因此,美国政府就同意了。(后来,世界最大的百货店沃尔玛和世界最大的建材店 Home Depot 也想这么做,美国政府就没有同意,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有了自己的银行,GE 可以用来提供贷款的现金就一下子多了起来,它便和电器商店 Circuit City(最近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申请破产)和百思买(Best Buy)等商量,为这些电器商店出售的所有大件商品提供贷款。这些电器商店一看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销售额,又不用承担风险,于是就都答应了。这样子,GE 就发行了专门在 Circuit City、百思买等电器商店购物的信用卡。由于 GE 做事谨慎,不胡乱贷款,所以它贷出去的钱(在这次金融风暴以前)很少遇到赖帐的。随着 GE 的金融业务的发展,它将信用卡业务扩展到了各种各样的商家,包括品牌服装店 Gap、Ann Taylor 等,百货店 JCPenney,高端家具店伊桑.阿兰(Ethan Allen)和托马斯维尔(Thomasville)等。到现在,在美国除了万事达、维萨、运通和发现(Discover)四种通用的信用卡,其它各个连锁店发行的五花八门的信用卡背后的银行只有一个,便是 GE。同样的道理,GE 在全世界承接各种工程时,对于不能一下子拿出全部合同费用的大公司和政府,它也提供商业贷款,这便产生了 GE 的商业贷款部门。到 2007 年,GE 的金融和银行业带来的利润已经占到 GE 利润的四成。

当然,随着 GE 的不断开拓出新的业务,它也必须将过时的业务淘汰掉。长期以来,GE 不断地卖掉那些效益不好或者前景不看好的部门。2000 年以来它先后卖掉了塑料、高端材料、财产和风险保险与再保险和欧洲的医疗保险等部门,收回了上百亿美元的现金。这些部门有些再亏损,有些虽然仍然盈利但是 GE 不看好它们的前景(比如塑料部门),因此 GE 在它们还值钱的时候出手卖掉。

GE 从家电和其它实体经济进入金融领域的过程看上去很自然,至今也很成功。但是为什么其它公司不能模仿呢?事实是很多公司试图模仿但是都不成功,GE 是至今唯一开办银行的一个大型实体公司。这里面原因有很多。首先,实体公司办银行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在美国办银行本不是一件难事,任何信用记录好的人只要有几百万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申请办银行,这也是美国有八千多家大大小小银行的原因。但是,对于大实体公司,尤其是大到主导了一个行业的公司(比如沃尔玛),美国政府反而对它们办银行非常小心。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造成垄断,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产生不良的金融资本影响经济。GE 和政府的关系很好,它在某种程度上支撑着美国的基础建设、航空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些远不是沃尔玛和 Home Depot 公司可比的。相比之下,沃尔玛虽然是美国最大的私营雇主和全球最大的连锁店,但是由于为富不仁,在民众中和政府眼里形象都很差,办银行这件大事很难获得广泛支持。而 Home Depot 虽然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但是毕竟财力不足,也无法提供大量商业信贷。

GE 能够办银行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信用记录和还贷能力非常好,让所有人放心。到 2007 年底,GE 是美国(可能也是全球)仅有的五个信用评级为 AAA 的公司。这里面有三个是债券保险公司,它们因为为次贷担保损失巨大,已经无法维持 AAA 的评级了,另外的一个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韦公司。AAA 是什么概念呢?这是美国州政府信用的最高级。美国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等,信用评价不过是 A+ 到 AA。而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的评级为 BAA 左右,还达不到 A。GE 的信用是它上百年积累的结果,而一个暴发户式的公司很难有这样好的信贷评级。(注释:GE 和波克夏.哈萨韦的信用终于在 2009 年 3 月被降级成 AA+,至此世界上 AAA 信用的公司全部消失了。但是 AA+ 的信用度依然比美国很多州政府的信用度还好不少,比如加州政府的信用度只有 A+。)

3.3 领袖的重要性

即使不断在淘汰旧的、过时的部门,GE的部门相比任何一个公司还是太多了,把这样一个联合体整合好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郭士纳把庞大的 IBM 帝国比喻成大象。而 GE 的业务种类比 IBM 又多了很多,我们把它比成恐龙恐怕也不过分。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讲到了,很多公司当扩张到一定规模,管理就开始失控,最后丢掉了核心业务,并且开始江河日下了,有些甚至被华尔街拆了卖掉。GE 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管理水平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是数一数二的。

GE 历来出“将相之才”,它的一个部门主管到了很多公司都能独当一面,它的 CEO 则更是难得的管理奇才。GE 历代 CEO 中,以上一任 CEO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最为突出,我想用“国士无双”来形容韦尔奇也不为过。韦尔奇从 1981 年开始执掌 GE,到 2000 年退休。在这二十年中,进行了近 1000 次的企业并购和部门分离,把 GE 从全球十几名的公司,发展成全世界最盈利、市值最高的公司。1981 年,GE 的营业额为二百五十亿美元,2000 年达到一千三百亿美元,纯利润超过一百亿美元。GE 的市值从 1981 年的一百四十亿美元达到五千亿美元,全世界只有微软的市值在瞬间里超过五千亿。在韦尔奇担任 CEO 的二十年里,GE 每年给股东带来的投资回报超过百分之二十,接近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萨韦的水平。到韦尔奇退休时,GE 旗下有九个单独的部门,如果作为独立的公司,都有资格入选财富五百强。

和很多跨国公司空降的 CEO 不同,韦尔奇是 GE 土生土长的,他全部的职业生涯都在 GE 度过。1960 年,二十五岁的韦尔奇从伊利诺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进入 GE 从事技术工作。十一年后,他成为 GE 最年轻的部门总经理,又过了十年,他成为了 GE 历史上最年轻的 CEO,那一年他刚过四十五岁。在 GE 工作了二十年后,韦尔奇对 GE 这个百年老店的优势和问题看得一清二楚。和很多历史悠久的跨国公司一样,GE 在管理上官僚作风严重,在业务上保守,在分配上平均主义。在整个七十年代,GE 没有什么发展,人数却年年增加。到八十年代初,GE 的员工数达四十一万之多,但是它只在传统的供电、发动机和照明领域还保持着原有的优势,其它部门都差强人意。

韦尔奇上任后和现在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口号相同,就是变革。(很巧的是,奥巴马现在的年龄和韦尔奇当年差不多。)首先,在人事上,它将高管(Executives)的人数裁减了一半,同时裁掉了 10% 表现最差的经理。GE 以前级别森严,上下级沟通渠道不畅,韦尔奇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有时很不“职业地”越级了解情况或者传递自己的想法。韦尔奇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认为,他这种不守规矩的做法是他给 GE 带来的最大价值。像 GE 这样“传统”的公司,以前只有高管们有股票期权,而一般员工是没有股票期权的,韦尔奇改变了这个规矩,将期权的范围扩大到三分之一的员工。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韦尔奇裁掉了八万雇员,并且通过出售一些部门又减少了三万雇员。到 1985 年,GE 只剩下三十万人,而韦尔奇同时也得到了“中子弹杰克”的恶名。

在 GE 的业务发展方向上,韦尔奇做了重大的调整,他大刀阔斧地出售了很多部门,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其中最著名的并购是通过将 RCA 私有化而收购美国最大的广播电视网 NBC。我们在前面讲到,RCA 是 GE 的一个子公司,但是同时是一个单独的上市公司,很多股票在其它股东手里,RCA 同时拥有 NBC 的一大部分股份。1986 年,GE 回收了 RCA 全部的股份,从而将 NBC 变成自己的独资子公司,并且在电视和娱乐业站领了制高点。RCA 除了 NBC 的电视网外,还有很大的电视机等家电业务,但是韦尔奇根本不看好它那曾经辉煌的家电业务,转手卖给了法国的汤姆逊(Tompson)公司,同时换来了汤普森的医疗仪器业务。在这两次重组中,GE 甩掉了低利润、竞争激烈的彩电业务,获得了两个高利润而且有前景的电视网和医疗仪器业务。这两个部门现在都是 GE 的支柱部门,而并购了 RCA 家电业务的汤姆逊果然江河日下,后来不得不将它卖给了中国的 TCL 公司。

韦尔奇在 GE 的 CEO 生涯中另一个大手笔就是大力推动金融资本与制造业相结合,将原来 GE 很小的消费产品贷款部门,扩展成 GE 的商业银行 (GE Money Bank)和提供制造业的贷款、保险和金融咨询业务的GE金融部门。同时韦尔奇通过合作和收购,在不到十年里,将 GE 的金融业务扩展到全世界。今天,GE 商业银行在全球五十几个国家有分支机构。今天的 GE 基本上保留了韦尔奇留下的布局,经过业务重组,GE 成为最具有活力的公司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韦尔奇是让恐龙跳舞的人。

韦尔奇不仅留给了 GE 一笔丰厚的财富,包括在全球庞大的资产、价值几百亿美元的 GE 品牌(注释:GE 的品牌今天值五百二十亿美元)和管理之道,而且长期培养出众多工业界领袖。由于 GE 的每一个部门都堪比一个财富五百强的公司,并且很多部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比如 GE 工业部门和它的 NBC 就没有什么关联,因此,GE 为每个部门设立了一个独立的 CEO(相当于政府的省长)。韦尔奇从这些人里面提拔和培养他的接班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候选接班人Jeff Immelt,Jim McNerney 和 Nardelli。韦尔奇在它任 GEO 的最后几年里,非常注意培养和考验他们三个人。但是,GE 最终的 CEO 只能有一个,而 Immelt 在竞争中胜出了。McNerney 随后去了 3M 公司担任 CEO,几年后他担任了波音公司的 CEO,扭转了波音对空中客车的颓势。另一位候选人 Nardelli 离开 GE 后担任了美国最大的建材公司 Home Depot 的 CEO,五年里将 Home Depot 的营业额和利润翻了一番,但是因为他没有能提升 Home Depot 的股价被赶出了公司,现在 Nardelli 是克莱斯勒公司的 CEO。Immelt 经营 GE 的策略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萧规曹随”。他完全沿袭了韦尔奇的经营策略。也许是自觉没有韦尔奇那样统帅超级大公司的能力,Immelt 将 GE 的部门进一步合并,现在便剩下了上述的六大部门。

韦尔奇退休后,他的一举一动仍然引人注目,他多次前往中国和国内的企业家聚会。他的自传《韦尔奇自传》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的中文版从各大图书城到地铁和路边的小书摊上都有出售。

有人认为韦尔奇不过是运气好,因为八十年代美国总统里跟上台后,美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了六七年,而同时上台的韦尔奇不过是沾了里跟的光。到九十年代,由于苏联和东欧解体以及中国的开放,带来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GE 又沾了这个光。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如果 GE 在八十年代没有韦尔奇,它很可能像 AT&T 那样,让华尔街拆了卖了,而华尔街会美其名曰单独上市。好一些的情况是,GE 像德国西门子或者荷兰飞利浦那样,虽然没有解体,但是也没有发展。因此,没有韦尔奇就没有 GE 的今天。韦尔奇接手 GE 时,它有很多的资产但是却不能盈利。这种公司,最容易被投资者(或者叫投机者)拆了卖,因为它有很多固定资产,只要将它亏损的业务全关闭后,便能卖出好价钱。(而微软和 Google 这种固定资产不多的公司,拆了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投机者不感兴趣。)实际上,华尔街一直在研究GE将它的工业部门或者 NBC 卖掉的可能。韦尔奇不是 AT&T 那些短见的股东,他要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联合体。他知道与其让华尔街对 GE 动刀子,不如自己做手术。像 GE 这么大的公司,已经不是一两个大发明可以让它转基因、转型了,它要想成功转型,必须发现并培养出一个新的行业。因此,韦尔奇不断地淘汰前景不好的商业部门,不断地融入新兴的产业部门,经过二十年时间,终于成功的将 GE 从传统的工业公司打造成集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金融和娱乐于一体的航空母舰。

后韦尔奇时代的 GE,每年仍在在持续高速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是美国 GDP 增长速度的三倍。从 2003 年到去年 2007 年,GE 仍保持每年 14% 的营业额增长和 16% 的盈利增长。(见下图,单位亿美元)

但是 GE 已经无法沿袭韦尔奇时代的发展的速度了,因此它的市值多年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今年,作为一个商业银行,GE 也无法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到 2008 年 11 月,GE 的市值已经比一年前缩水了百分之六十。但是,由于 GE 有很好的管理经营和健全的体制,并且各个领域都在同行业中有最强的竞争力(即使今天为它带来一些问题的 GE 金融部门,在整个金融领域中问题也是最少的。),因此包括巴菲特在内的长线投资家仍然看好 GE 并且最近大量注资 GE。

GE 虽然庞大,但是从来不缺乏创新。它的创新早已经不是在一两个技术和一两种产品上了,而是行业的创新,它在历次技术革命中都没有落伍。作为发明电灯并且最早利用电的公司,它是电气时代的先锋,而后它又掀起了无线电和电视的浪潮。在近二十年全球信息化浪潮中,它没有参与计算机技术的竞争而是另辟蹊径在医疗仪器方面开创出一片新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将取代一些传统化石燃料(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GE早已在这两方面取得了领先。当金融危机过去后,GE 仍将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竞争力的公司。

结束语

由于科学技术是最革命,发展最快的生产力。一个科技公司要想在几次技术革命大潮中都能够立于浪潮之巅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企业能否不断成功的转型是关键。由于企业基因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就有了新公司的兴起和老牌企业的衰退。一个跨国公司能够像诺基亚那样做到一次成功转型已属不易,像 3M 和 GE 那样一百年来长盛不衰则是凤毛麟角。3M 是靠硬性的制度维持其创新,而 GE 是靠自己不断开创新的产业。它们的成功经验已经成为了商学院教科书中的案例。有企业管理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读《一个世纪的发明—3M 的故事》(A Century of Innovation The 3M Story ,3M 公司免费提供电子版,但是很遗憾只有英文版)和《韦尔奇自传》。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天津攻略(Tianjin Travel)

感觉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了新建的北京南站,很有机场的范儿,窗明几净,天顶很高,宽敞的座位。京津特快使用的是磁卡票,所以只能去南站或西站买。上车之后感觉很舒适,20多分钟就抵达了天津站。

出战之后就直奔劝业场,出租车里感觉比较热,可能是没开空调的缘故。到了后发现是一条步行街,很多小店铺。“劝业场”是位于其中心的一个洋楼的名称,可是奇怪的是这个楼里面并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商家。

除了劝业场就打车直接去五大道,因为是在太热了,没下车就转了一圈,看了看体育馆、足球场、小白楼等,很多三二层的小洋楼,据说现在里面都租给单位了。



中午直奔贵州路上的东方之路海鲜馆,据说这里的东西很不错。

下午去了鼓楼,好像在装修,去的也比较早,不是很热闹。之后去南市食品街买特产,因为时间还早,又去古文化街逛了逛,那里算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看了看海河,因为要回去吃饭所以就没坐船了。
晚餐在司机推荐的一个叫做“蟹天蟹地”的店,听名字就比较有意思。点了里面的海蟹粥,就是为了与澳门的做个比较,结果应该是各有特色吧。不过我个人更喜欢澳门的味道。

返程一路顺风。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堂姐结婚了(Wedding of Sister)

今天是堂姐的婚礼,奶奶也过来了。按照北京的风俗,婚礼在上午举行。现场气氛十分热闹,没有伴郎伴娘,由一对新人自导自演了一出话剧,充分体现了他们两人的志趣以及对未来坚定信心。再次祝愿这对新人百年好合。~\(≧▽≦)/~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香河拓展训练(Outward Team Building)

今天是第一次参加公司组织的员工拓展训练,以前已经听说过很多着方面的信息,所以也不是特别陌生,大致就是大家一块到一个地方,通过游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增进大家相互的了解。
训练地点选在了河北香河的“天下第一城”,活动主题叫“谁与争锋”。晚上所有人被分成四个组,要求设计各自的队名、队旗和队歌,并表演节目,名次与起始积分有关。休息一晚之后,游戏正式开始。内容大致相同:寻找各个景点,回答问题,然后做游戏,积分与中午的伙食质量有关。

第一个游戏是十二个人控制12根塑料杆围成一个圈子,通过前后迅速的还手,最后实现循环一圈。

第二个游戏是一个圆铁皮延伸出数根绳子,每人控制一根,颠球计数。

第三个游戏是用绳子拼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陷阱在于绳子有两根,绳子上有活结和死结,需要把活结解开。

相对与上午的室外活动,个人认为下午的室内游戏更具有思考价值。一个是不断添加限制的传信息游戏,一个是小组拼七巧板游戏。其实这类游戏的窍门过去在网上都看到过了,可是当时竟然鬼使神差的一投入游戏就忘光光了。
下午6点,疲惫的我们终于踏上了返回的汽车。

2009年6月5日星期五

澳门游记(Macau Travel)

入职公司将近三个月了,恰逢G2E Asia 2009在澳门举办,boss为了让我们对行业有个感性的认识,安排我们组来了个澳门三日游。

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落地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的空气湿度非常大,不同于内地,这里与香港一样,汽车都是靠左形式的,费用除了里程之外,还要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澳门的本岛不大,但从机场到我们下榻的酒店也花了七十多元的路费,好在这里的货币兑换点非常多。

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去踩场子了,展会在著名的威尼斯人酒店,整个酒店功能非常完善,吃住玩购物一应俱全,内部装修富丽堂皇,不分昼夜。三层还有一个人工河,飘荡着几艘威尼斯风格的游船。

转了一下午,晚上开始游览澳门的景点了。行政公署、渔人码头、炮台……,还有各种小吃:双皮奶、水蟹粥、猪扒包……。基本上来之前做的功课都用上了。

第二天转完show,就直接去买当地特产了。杏仁饼是当地最出名的,把一堆面粉不用油做成饼据说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在我们购买的小票上赫然写着:“本店承诺,在内地绝无分号。”O__O"…
短短的两天澳门之行很快就过去了,多了也不说了,上照片。



威尼斯人酒店内部。


歌剧表演,最后唱的竟然是“茉莉花”。


真人雕塑


内部的人工河,可以坐小船。

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

人生的境界(Goal of Life)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见下),作者刘未鹏(pongba)。知道他是大概去年5月转进了他建的group,发现里面有的文章不错,不少都是他发的,觉得是个勤于思索的人。今天看到他的自传,有了个感性的认识。我自身的经历,有与他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本科毕业时的考研失败,现在看来是其人生的一次转折,从此明确了目标,踏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而对自己来说,虽然看似一帆风顺,但是一直目标不明确,心态随波逐流,浪费了不少光阴,直到研二下才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认识,现在也在逐渐的验证中。
随着工作的逐渐上手,心态上也有点放松。有时竟开始考虑买房子的事了,我才刚毕业啊(我才刚毕业啊!!),感觉自己的心态一下子老了很多,在北京买间好点的屋子就成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境界啊境界,一下子就落了下乘。自己的弦还是得随时绷一绷,时常受受刺激,挺好的。至少弄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引文分界线---------------------------------------------------------------
博文视点的周筠老师最近在做一本,讲述一些业内朋友走过的路,给自己和给别人以一些借鉴。我也借着这个机会把发生在过去7年中的重要的事情回顾了一下。

=======正文======

跨进南大校门的第一天,我知道,我自由了。

父亲是个对新事物有强烈兴趣的人,村里第一台电视机是他自己组装的,当时全村人都跑过去看,电视机只能收到一个台,CCTV。座机电话是第一个装的。大哥大刚出现的时候,他也是第一个买来用的,那个时候的移动电话真是贵得离谱。

父亲告诉我的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是:遇到任何问题,找去就行。他在自己的专业中完全是自学的。在不属于自己的专业中(后来买了电脑之后需要学习如何架设公司网站,如何网上营销,如何进行电子财务管理,如何使用各种作图软件制图等等)也全都是靠买自学。

为什么说到这两件事情,因为这是对我一生影响最重大的两个习惯。第一个习惯给了我学习新东西的强烈动机,有了热忱和兴趣,做事情就不觉得累,就自得其乐。第二个习惯则给了我学习任何新东西的方法——不会么?查去。(当然,学习一门专业并不完全通过看就行,但这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

高三的时候,父亲买了电脑,我立时对这个神奇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每期的《电脑爱好者》和《电脑报》都会买来细细看,有时看到各种小工具、技巧还会摘抄下来,回去在自己家里的机器上捣鼓。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样单纯的兴趣会把我引向一条专业的程序员道路。

高三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分配给兴趣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兴趣的火花一直都没有熄灭。

跨进南大校门的第一天,我知道,我自由了。

这个自由并不是说我可以做任何事情了,而是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决策的自由权,即关于如何利用我的时间。

高考的时候我报了计算机系,但分数差了几分,失之交臂,被调到第二志愿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当时以为这个专业跟计算机相关的,结果发现是数学系,后来听不少同学提到都上了同样的当。

这里出现了一个歪打正着的事情:我本意并不是上数学系,如果当时知道这个专业是数学系,我可能就不会填报了。但正是因为这个错误,我在数学系好歹也受了一些数学基本功的训练(尽管这个训练的基础是大一上的不多的几节数学分析课,以及每次临考前宿舍哥们例行的“包夜”看),回过头来看这个基本功在后来还是帮了不少的忙,甚至有一阵子我对数学本身到了很感兴趣的程度。不得不说,这段学习的经历是很锻炼抽象和逻辑思维的。另一方面,困难如数学都学了,对其他学科就不觉得难,不会望而却步。

这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幸运之一。后面还会提到,还有好几次更大的幸运。

大一上学期很快过去,应该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学校要开一门C++课程。我利用假期先把课本基本啃掉了,当时动机也很简单,先啃掉,就不用上课了嘛。

另一件事情是我经常喜欢去逛店,看到侯捷的《深入浅出MFC》上面很多人说这本好,我当时也对C++有一些基础认识和好感,所以就买下来啃了。一方面侯捷先生写的的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有意思,另一方面理解一样复杂的东西是个智力挑战。所以看着看着倒是觉得兴致盎然。却不知就这么和C++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是另一个歪打正着:为什么说是“歪打”呢?因为MFC的设计也并不能说就是C++的Best Practice,另一方面若是以用为本的话也未必就要把MFC的原理摸个透。所以搞不好现在看来我就不会细看这本。为什么说是“正着”呢?因为理解一个费解的东西本身需要长时间投入注意力,无形中练了理解能力和思维体力(专注),另一方面虽然MFC不是最佳设计,但理解里面的代码却加强了对C++本身的认识,这是基本功;也加强了对C++的兴趣,这是动力,后来这个动力驱使了我去看了大量的系统底层知识,从操作系统代码一直看到硬件体系结构。

大二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我在程序员上发表了第一篇技术文章,是剖析Boost源码的。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知道Boost这个库的了,总之是知道了,然后也是由于受到侯捷先生源码剖析的影响,也去看源代码,发现很难,越是难就越是觉得有趣,跟踪代码到临晨四点居然越看越精神了,后来火速写了一篇源码剖析。发给《程序员》杂志的技术主编孟岩先生,孟岩先生给了很大的鼓励,于是我很来劲。后来一鼓作气分析了N个库,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在网上随处可以搜到这个系列。

这是第二个歪打正着,按理来说,研究语言技巧并不是程序员最佳的时间投入方法。所以现在我可能不会去做这件事情,会认为有更好的时间投入途径。但当时就一头扎了进去。为什么说也是正着呢?因为虽然这也许不是最佳的投入时间的办法,但总归比什么都不专注要强得多,至少这么一深入,对语言的缺陷和陷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锻炼了对代码的亲切感、跟踪调试的耐心(是的,耐心,而不是技巧)。

所以后来我在博客上总结自己学习编程中走过的弯路,孟岩先生说到,是不是弯路,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

的确,也许真的有更好的路,但事前真的很难判断哪条路是最优的,我们能做到的,是把一条路走透了、走深了,只要不是一条太不靠谱的路,深入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的收获。只要不是太顽固,善于反省,总有一天也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靠谱的路。

除了发表第一篇技术文章之外,大二我还用业余时间做了一些技术翻译,寒假里我坐在家里每天晚上翻译半章《Effective C++》,当然,后来我把译稿提交给出版社的编辑时被告知文笔还显生硬。

同一时间,我继续啃N多C++以及底层知识的一段时间我的架上全是这类,根本不像数学系的学生。非典那阵子,把饭钱都拿来买了,为什么买得这么疯,也是因为受父亲的一个影响,他告诉我买不用心疼,因为是长远投资,收益远远大于这点金钱投入。那段时间我边看边写一些代码玩,有模仿Windows核心编程的小程序,也有尝试并失败的小游戏,也有拿来对宿舍玩的游戏文件分析的工具,还有为上机考试写的库,总之玩得不亦乐乎;不像很多知名的程序员在学校里面就写了被广为使用的工具,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这个意识,也不知道什么是开源,自己自娱自乐而已,所以没有系统训练编码量和编码素养,比较盲目。

大二下半年还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在CSDN上开了一个博客,开始写学习C++和编程的过程中的一些总结。这个博客我一直写到今天,伴随了我整个7年的学习和成长,回过头去看就像时光机一样,能够看到一路过来我都关注了些什么东西,是怎么想的,以及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是怎么改变的。这些东西如果不记录下来,就会逐渐忘掉,也就无法参照过去的自己,对未来提供更好的借鉴了。所以我一直把记录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另外我也通过这个博客认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后来,学校提供了转系到软件学院的机会,我立即报名了。后来的两年在软件学院度过。但其实反正我也是自己安排时间,所以无甚区别。

大三大四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荣耀先生邀我合译《Imperfect C++》,我很乐意的接了下来,可没想到这本比我想象得要密度大得多,六百页,而且排版也很密,我给自己安排了每天6、7页纸的量,大概花了半年多译完。中间有一段时间停滞,荣耀先生给我鼓劲,告诉我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于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逐渐自动退去。惊人的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硬着头皮,过了那个情绪上最艰难的时候,也就适应了。这本译完之后,还是有不少的收获,但我总觉得对性格上的磨练才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二是我开始看英文原版的。之前,由于高中不靠谱的英语教育的原因,我恨死了英语,大二的校内四级课程还挂了科,直到大四才补考。但对技术本身的热爱压过了对英语的反感,我还是硬把一整本影印版啃下来了,而且津津有味,这本就是Jeffrey Richter的《Applied .NET Framework Programming》。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在于,后来我就不再反感和恐惧英语了,这是其一,其二是我开始意识到英语世界的技术资料有多么丰富,所以虽然本身看上去不是一个太起眼的事件,但却是我获取信息方式的一个tipping point,一旦熟练掌握了语言工具,背后就是一扇大门,通向一个海量的信息源。另外还有一个收益后面会提到。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微软的Eric Jiang通过我的博客找到我,推荐我去微软面试,我随随便便就把粗糙的简历给发过去了,差点因为简历太粗糙被HR直接过滤掉。远程电话面了两轮,远程coding一轮,然后记得就是飞到北京面试,住在北航招待所。北京的面试又面了好几轮,有考察底层知识的、有考察C/C++的、.Net的,还有考察算法的,编码素养的。总之就是公认的基本功考察。最终我还是没能通过面试。个人自己后来总结的结论是算法基本功太差,连什么是动态规划都不知道,编码素养也不够。这部分也是因为本科的学习方法太业余,什么好玩干什么,倒不是说兴趣驱动不好,只是缺乏系统的规划,不清楚也不关心这个领域的蓝图,也弄不清什么是重点。后来在读研的时候恶补了一把算法,好歹弄清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思考方法。编码素养的问题也是到了读研的时候才开始思考和学习,现在仍在学习。

另外,在本科阶段,其实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事实上是只花了很小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之所以还多少学了点东西,完全是仰赖了专注的习惯。所以每当有人觉得我本科就做了不少事情的时候,我就会说其实我真的本科浪费了很多时间,另一方面也说明,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其实每天一点时间,专注、积累和持之以恒也就够了。后来研究生阶段才算真正开始惜时了,于是经历了两年密度很高的学习和思考,心智才成熟了不少。

大四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我也考研,因为一来也很茫然,二来也希望能够继续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但四年来我都是自己安排时间,逃掉了无数的课,已经对模式化的做题考试产生了抵触,所以考研的复习也没怎么认真准备,那年考研的数学题又偏难,一下慌了神,结果居然把一整页题压在稿纸下忘了做了,心理准备有多不充分可见一斑。考完数学我很沮丧,那么大分值的题目没做,数学肯定过不了了,接下来的专业课就没去考了。后来想想其实还是应该去考一考,多少能为下一年积攒经验。

后来就工作了,没去成微软。经同学张振推荐,就去了南京西门子。心里的打算还是边工作边考研,为什么考研,动因也简单,我心理还没准备好,本科只顾着埋头学好玩的,也不看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做什么样的事情。去西门子之后更加觉得如此,觉得效率很低,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乐意的,每天还要在班车上浪费两个小时,于是没过多久就辞掉了工作。打算复习考研。那个时候大概还有半年多的时间才到考研,所以我中途不紧不慢地又翻译了《Exceptional C++ Style》,占用了不少时间,到最后时间很紧了,就剩两三个月,我才开始认起真来,回想起来这是糟糕的时间管理。结果我不得不作了最坏的打算:顶多调剂去软件学院读研(我报的是计算机系),考虑到我反正是自己安排时间,差别应该不大。幸运的是,最终一分不差地过了线,算是蹭到了计算机系里。虽然如此,还是觉得这种惊险不要发生的好,以后或者其他事情上就不会有这么幸运了,及早准备总是很重要的。

读研期间的两年半,是我自己觉得心智年龄成长最迅速的一段时间。这里也有几个很幸运的事情。一个事情是我的导师陈家骏先生给了我很大的自主,于是我得以有时间安排一些重要的学习,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学习和思考了很多东西,为个人以后的发展作了很多准备,倒是没帮导师做什么事情。所以,硕士毕业离开的时候是既感激也愧疚。

另一个事情是认识同实验室的师兄陈怀兴,严格来说是他先来找我聊天,可见那个时候我仍然还是没有意识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的,后来,建立了TopLanguage讨论组之后越发意识到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也开始主动寻找和参与交流,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组织交流。陈怀兴对算法很有造诣,也是TopCoder上的常客和牛人,那个时候我也正在为以后的工作面试准备一些算法基础,所以经常找他讨论,获益很多。有一句话说: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和见的人。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两者是一个人成长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研一下半年,女朋友找工作的时候需要用到营销方面的知识,于是我去替她找,偶遇《影响力》这本这本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开始关注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这个领域有很多有意思和有价值的,我利用近一年的时间,陆陆续续看了近40本相关的对思维的特点以及如何思考有了很多的了解,这些知识后来很大程度上使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也是研一下半年,我建立了一个Google Groups,起名TopLanguage,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平常没人讨论问题,憋得难受,希望有人能够说两句,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这个讨论组的交流越来越多,我也从中收益颇多,其中最大的收益有两个:一是和人讨论能够激发自己进一步的思考,也促使自己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或问题。倒不是说别人就一定告诉你什么新东西,而是讨论对你自己的思维的刺激。二是交流中认识了不少朋友,后来快毕业的时候也受帮助颇多。我一直把TopLanguage的创建看作研究生阶段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此外,我有意识地提前准备了英语,因为我相信如果想要去好的外企,口语不过关很可能成为一块短板(当然,英语作为承载最多技术知识的平台语言还有更大的价值),包括阅读、写和口语。我想了一个方案,可以不用额外花时间来学习英语:阅读的训练蕴含在平时的英文技术资料的阅读中,尽量读英文的,一来英文资料更“一手”和全面,二来也顺便练阅读。写的训练蕴含在去国外邮件列表发技术贴和自己写的英文博客文章中。口语的训练则蕴含在平时的娱乐中——美剧,有一个暑假我几乎天天开着Friends睡觉,另外学校有国外过来的团队演讲我不再错过,而是主动参加,有一次还带他们出去逛南京,说了一天英语,回头在路上听中文都像英文。虽然和外国友人交流的次数不多,但似乎对口语感觉的提高还挺大。后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面试最后一轮就是英语的,而且是偏技术的,好在提前准备了,所以毕竟还是顺利地表达出了想表达的意思。

去微软亚洲研究院面试,是因为幸运地认识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创新组项目主管邹欣先生。邹欣先生和他组织的团队在那段时间写了《编程之美》,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题目,而我那段时间恰和陈怀兴讨论算法,在讨论组上也组织了专题的讨论,有了一点粗浅的思考,于是和邹欣先生邮件交流,由于对邹欣先生的技术创新组做的事情很有兴趣,所以找工作的时候便向他毛遂自荐。

承蒙邹欣先生推荐,时隔三年,我再次获得了去微软面试的机会。这一次,由于研究生期间作了一些长远准备,所以心里有底了很多,也就比较冷静了,由于当年知识体系的漏洞被我花功夫补了补,所以面试比较顺利。面试的时候邹欣先生更为详细地介绍了技术创新组的工作,我更加感兴趣了,所以尽管已经有另外几个也不错的选择,但心里还是迅速地做了决定。大约一周后,HR通知Offer,我毫不犹豫就接受了。

我想,虽然有很多人本科就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我多花了两年多,总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