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

与飓风共舞——波士顿游记(Dance with Hurricane Irene in Boston)

从来美国前,就开始计划着要去波士顿玩了。买机票的时候经历了一波三折,同样的机票仅仅因为订购时间晚了几十分钟,就生生的涨了几十刀。当时还嘀咕着要不要买退票险,因为心疼银子所以没买,后来证明这个险完全没有必要买,因为它包含的理赔条件实在过于严格,远非我当初以为的那种无条件退票。

行程日进,不好的消息也接踵而至——飓风Irene正在美国东海岸形成,不日即将过境。据说是近年少有的强飓风,整个美国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我在飞机上的时候身边的美国老大爷还反复的说:“It's not good a idea.”可是银子已经砸在水里面了,万恶的美帝航空公司又不给我退票,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让我坚持出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从波士顿表哥那传来的消息,据说飓风经过的那些州的损失并不大,波士顿处于整个美国东海岸的最北端,相信飓风到那里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了。美国的飞行员素以勇猛顽强著称,有点小雨起飞完全不是问题。否则为何没有取消该次航班呢。

从西海岸飞东海岸,横跨整个美国,途中在洛杉矶(Los Angeles)转机,从机上向下望去,城区非常之大,灯光点点。机长还挺幽默,说是为了让大家多欣赏欣赏美景,会在天空多兜几圈。
飞行耗时9小时,算上时差,Reno出发下午6点,到达波士顿的时候已是早上6点半,幸而有表哥接机。其时波士顿上空万里无云,飓风尚不知何在。于是开始紧锣密鼓的逛波士顿,表哥表嫂也是做惯导游的人了,轻车熟路的就把我引导了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独立战争的发源地,波士顿的建筑很有特色,算得上是古色古香吧,每个房主都极力从建筑上体现自身的性格和特色。

哈佛名义上的创始人,那个大脚铜光铮亮就是被人摸的,据说摸的人有福。唔~该说东西方的人们都一样么?


老图书馆


计算机的老祖宗


自然博物馆里的恐龙化石,据说印在招生简章上骗了不少小孩子:)


精巧的玻璃花,让人惊叹前人的手艺,看介绍花了两代人的时间。


哈佛法学院大门,挺不起眼的,是吧?


波士顿核心区Harvard Yard边上的公园,据说是华盛顿当年检阅部队的地方。


到了中午,我们在哈佛纪念品店选购商品的时候,飓风追上了我。天空风云突变,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了,我们冒雨去当初华盛顿出兵的尖塔看了看。路上顺便听表哥讲他去费城玩车找不见的趣闻。


玩够了,就要找地儿吃饭了,波士顿地处美国著名的龙虾产区,自然以海鲜出名。而只有中式做法才能突出其中的美味,怎样,看起来还不错吧?


醉琼楼的海鲜
回来之后,外面已是风雨大作,只能窝在屋子里上网。第二天,查询机场信息,所有的航班信息都显示的是取消了,整个机场已经关闭了。我们打算去机场碰碰运气,结果偌大的机场半个人都看不见,好不容易看到个热心的黑大妈,替我们打了个内线电话,结论还是我们得回来自己打电话去航空公司改签机票。当然,因为这属于不可预料的因素,所以是免费的。

回来打电话,被转到了美联航的通信中心,接电话的是个印度口音,估计是外包的吧。向我们推荐一个周一下午3点的,一听有门,结果一问要去加拿大转机,当时好像还没有过境签免签的说法,所以我们不敢冒这个险,其他飞机都爆满。还是改签成三天后的飞机吧。

于是周一又顺道去探望了一下表姐,她们那里正饱受断电的困扰,周二下午返回波士顿,在附近晃晃,巧遇从渥太华来的一家子,妻子是个华人,带着小孩来哈佛“见识见识”。哈佛耶鲁在广大华人心目中的地位果然不低啊。回来表哥还给我做了顿大虾粉丝,味道甚美。

我们也尝试尝试,家常菜。


表哥炒的米粉,比饭店的也不差吧
周三上午,终于坐上了回程的飞机,在丹佛转机,顺利抵达Reno。东边阴云密布,这里晴空万里,让人感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