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日星期六

我的2006(上)

这篇文章与下篇文章是用来回忆过去的上一年的,对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对背景作一番铺垫,做到有始有终。
过完狗年的春节,先去鲁迅的故乡绍兴玩了一趟,回来的时候体会了一番春运阶段的气氛,接着过完十五就回校进入实验室工作了。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就从改Bug开始,一边学一边做,那时人少,每天中午老师同学都一块出去吃饭,回来之后先晒着太阳聊会天。之后人就多了起来,请了个师傅负责每天的午餐,每周五改善一下伙食,有牛肉带鱼什么的,所以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五了,呵呵。
五一时枣庄的表姐结婚,去祝贺,深深地体会了一把山东的餐桌文化,那句“喝到位!”至今还令我心有余悸。虽说是盛情难却,不过热闹过后自己独自一人承受身体的反噬的滋味可并不好受。
五一回来开始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项目,主要就是地图的拼接,其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难点,以前小时候的一大乐趣就是想尽可能完整地把一块橘子皮压平,学了相关知识之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必然会产生褶皱和撕裂,得采用投影的方式,古人真是聪明。毕设的时候把做的东西一交,就过了,枉我紧张了那么长时间,准备了那么多,有时老师的话不能全信,大家关注的焦点是不一样的。项目的时间很紧,七月初被送上西峰寺(在门头沟区,以前据说是个王爷的府邸,现在改成招待所了)与甲方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封闭开发,其间就毕业轰人搬家的时候下山了一趟,每天吃的很好,菜很多,吃到最后几天的时候一看到油水就犯腻,到最后终于把界面与他们后台数据结合起来了。
回来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类似的GPS系统还真不少,很多都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地图的来源与详细程度,这决定了系统应用的不同领域。
到八月底,项目要进行实测,两方一块派人去广州跟一个考察队,人家用传统方法测量记录,我们就用笔记本装上软件记录。主要测量地下水的水质,从广州往东跑,平均差不多每十到二十平方公里采一个点,所以每天要跑好多路程,基本上就是白天坐在车子里颠,晚上就在房间里改(程序)。有次在深圳车跟丢了,竟然过了趟梅林海关,每个人都交身份证体验了一把“出关”的感觉。
虽说比较辛苦,但毕竟第一次来,什么都有趣,去的地方多是一些乡镇,经济还比较落后,看我们带着器材都很好奇,小孩子都围上来看,感觉送科技下乡似的,碰到采山上的水样,还能喝几口山泉水,口感还真不错。项目提前结束,回来之前玩了趟越秀山公园,买了几种新奇的水果,都照了照片,有机会放几张上来。
跟了两个项目下来感觉做项目的确能够极大地锻炼个人能力尤其是编程能力,这个锻炼集中在项目的前期,到了后期熟悉了之后基本上就是简单的重复了。到了后期改Bug还比较好,有一种成就感,能够发现自己知识的死角,但用户需求的反复变更就让人有点受不了了,往往会发现一个简单的改变带来的是整个代码的大改。设计模式的作用真是小视不得,一定要好好学。
回来之后没多久大运村轰人,睡了几天实验室,就开学了。

没有评论: